输电塔结构多尺度模拟方法及倒塌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6页 |
1.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结构多尺度方法 | 第18-19页 |
1.2.2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分析 | 第19-21页 |
1.3 结构多尺度界面耦合方法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3.1 体耦合方法 | 第21页 |
1.3.2 面耦合方法 | 第21-24页 |
1.4 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4.1 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 | 第24-25页 |
1.4.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模型修正 | 第25-26页 |
1.4.3 基于响应面的模型修正 | 第26-27页 |
1.5 输电塔倒塌分析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5.1 下击暴流的风荷载模拟 | 第27-29页 |
1.5.2 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1.5.3 输电塔结构的风致倒塌分析 | 第31-32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结构多尺度建模的界面耦合方法 | 第34-65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线性约束方程 | 第35-37页 |
2.3 建立约束方程的数值方法 | 第37-40页 |
2.3.1 子结构和节点力计算模型 | 第37-38页 |
2.3.2 界面处的集中荷载施加 | 第38-39页 |
2.3.3 约束方程系数矩阵的计算 | 第39-40页 |
2.4 MCCUNE方法 | 第40-41页 |
2.5 非线性约束方程 | 第41-46页 |
2.5.1 非线性约束的求解 | 第41-42页 |
2.5.2 非线性约束方程的建立 | 第42-46页 |
2.6 算例验证 | 第46-64页 |
2.6.1 梁与板耦合的线性分析 | 第46-50页 |
2.6.2 梁与壳耦合的线性分析 | 第50-57页 |
2.6.3 梁与实体耦合的线性分析 | 第57-59页 |
2.6.4 刚架结构的多尺度分析 | 第59-61页 |
2.6.5 梁与壳耦合的非线性分析 | 第61-6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3章 输电塔结构静动力试验 | 第65-87页 |
3.1 引言 | 第65-66页 |
3.2 输电塔原型的主要特性 | 第66-67页 |
3.3 输电塔缩尺模型的设计 | 第67-69页 |
3.3.1 模型比例的选择 | 第67页 |
3.3.2 模型的制作与安装 | 第67-69页 |
3.4 试验仪器安装和试验工况 | 第69-70页 |
3.5 输电塔模型静力试验 | 第70-79页 |
3.5.1 静力加载 | 第70-71页 |
3.5.2 静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 第71-73页 |
3.5.3 静力试验的测量系统 | 第73-74页 |
3.5.4 静力试验的测试步骤 | 第74-75页 |
3.5.5 静力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3.6 输电塔模型模态试验 | 第79-85页 |
3.6.1 模态试验的测点布置 | 第79-81页 |
3.6.2 传感器及测试系统 | 第81-82页 |
3.6.3 模态试验的测试过程 | 第82页 |
3.6.4 模态试验的数据分析 | 第82页 |
3.6.5 模态试验结果 | 第82-8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4章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 | 第87-101页 |
4.1 引言 | 第87-88页 |
4.2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建模 | 第88-92页 |
4.2.1 输电塔结构整体模型 | 第89页 |
4.2.2 节点精细模型 | 第89-90页 |
4.2.3 多尺度界面耦合 | 第90-91页 |
4.2.4 结构多尺度建模步骤 | 第91-92页 |
4.3 结构多尺度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92-100页 |
4.3.1 静力响应验证 | 第94-98页 |
4.3.2 动力特性验证 | 第98-10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5章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 | 第101-123页 |
5.1 引言 | 第101-102页 |
5.2 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 | 第102-105页 |
5.2.1 目标函数和修正参数 | 第102-104页 |
5.2.2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104-105页 |
5.3 代理模型 | 第105-113页 |
5.3.1 试验设计和代理模型验证 | 第107-108页 |
5.3.2 常用代理模型 | 第108-111页 |
5.3.3 算例检验 | 第111-113页 |
5.4 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步骤 | 第113-114页 |
5.5 输电塔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 | 第114-116页 |
5.6 模型修正结果讨论 | 第116-122页 |
5.6.1 修正参数 | 第117-118页 |
5.6.2 静力响应对比 | 第118-119页 |
5.6.3 动力特性对比 | 第119-120页 |
5.6.4 代理模型对比 | 第120-12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6章 输电塔结构倒塌多尺度分析 | 第123-140页 |
6.1 引言 | 第123-124页 |
6.2 梁壳耦合多尺度模型 | 第124-127页 |
6.2.1 多尺度建模步骤 | 第124-125页 |
6.2.2 整体模型 | 第125页 |
6.2.3 局部精细壳模型 | 第125-127页 |
6.3 下击暴流风速模拟 | 第127-128页 |
6.4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28-129页 |
6.5 输电塔倒塌分析 | 第129-139页 |
6.5.1 输电塔荷载 | 第129-132页 |
6.5.2 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2-135页 |
6.5.3 多尺度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5-13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结论 | 第140-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5-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个人简历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