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常见环形件及其损伤失效形式 | 第12-13页 |
1.2.1 常见环形件 | 第12页 |
1.2.2 易损环形件的失效形式 | 第12-13页 |
1.3 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1.3.2 激光熔覆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4 环形件激光熔覆再制造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环形件激光熔覆再制造数值模拟 | 第17-2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环形件激光熔覆ANSYS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17-18页 |
2.3 环形件激光再制造数值模拟 | 第18-19页 |
2.3.1 几何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2.3.2 定义材料参数 | 第19页 |
2.3.3 网络划分 | 第19页 |
2.4 温度场分析 | 第19-22页 |
2.4.1 环形件壁厚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2 环形件直径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21-22页 |
2.5 应力场分析 | 第22-25页 |
2.5.1 环形件壁厚对激光熔覆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2.5.2 环形件直径对激光熔覆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环形件尺寸参数对激光熔覆层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第26-35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样件的制备 | 第26页 |
3.3 激光熔覆粉末的设计 | 第26-27页 |
3.4 制备激光熔覆层 | 第27-29页 |
3.4.1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7-28页 |
3.4.2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3.4.3 熔覆工艺参数选择 | 第28-29页 |
3.5 激光熔覆层对比分析 | 第29-34页 |
3.5.1 激光熔覆层宏观行貌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3.5.2 熔覆层微观组织分析 | 第30-32页 |
3.5.3 熔覆层显微硬度测试 | 第32-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环形件再制造熔覆层制备及其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第35-54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环形件激光熔覆的特点 | 第35-36页 |
4.3 环形件激光熔覆粉末的设计与选择 | 第36-39页 |
4.3.1 常用基体粉末介绍与选择 | 第36-37页 |
4.3.2 常用增强相介绍与选择 | 第37-39页 |
4.4 激光熔覆层的制备 | 第39-41页 |
4.4.1 实验设备 | 第39页 |
4.4.2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4.4.3 熔覆工艺选择 | 第39-41页 |
4.5 熔覆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 第41-53页 |
4.5.1 熔覆层组织分析 | 第41-42页 |
4.5.2 合金熔覆层显微硬度测试 | 第42-44页 |
4.5.3 常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4.5.4 冲击试验分析 | 第46-49页 |
4.5.5 耐磨性能对比测试 | 第49-50页 |
4.5.6 磨损量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5.7 熔覆层摩擦系数分析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破碎辊激光熔覆再制造工业实践 | 第54-61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大型环形件激光熔覆再制造难点分析 | 第54-55页 |
5.3 设计破碎辊激光再制造工装 | 第55-56页 |
5.4 环形件激光熔覆再制造工艺制定 | 第56-60页 |
5.4.1 预处理 | 第57-58页 |
5.4.2 激光熔覆过程 | 第58-59页 |
5.4.3 后处理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