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自我参照加工与自我参照效应 | 第11-14页 |
1.1.1 自我参照的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1.1.2 自我参照效应的神经机制 | 第12-13页 |
1.1.3 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 自我面孔识别优势 | 第14-16页 |
1.2.1 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概念 | 第14页 |
1.2.2 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 | 第14-15页 |
1.2.3 自我面孔识别的时间进程 | 第15-16页 |
1.3 奖赏加工与奖赏效应 | 第16-18页 |
1.3.1 奖赏的相关概念 | 第16页 |
1.3.2 奖赏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1.3.3 意识和无意识条件下的奖赏效应 | 第17-18页 |
1.4 自我与奖赏的关系 | 第18-21页 |
1.4.1 自我与奖赏重叠的神经网络 | 第18-19页 |
1.4.2 自我与奖赏的关系模型 | 第19-21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1-25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3 实验1奖赏提示促进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时间特征 | 第25-41页 |
3.1 目的与假设 | 第25页 |
3.1.1 目的 | 第25页 |
3.1.2 假设 | 第25页 |
3.2 方法 | 第25-28页 |
3.2.1 被试 | 第25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3.2.3 材料 | 第26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26-27页 |
3.2.5 脑电记录和分析 | 第27-28页 |
3.3 结果 | 第28-36页 |
3.3.1 行为结果 | 第28-29页 |
3.3.2 ERPs数据 | 第29-36页 |
3.4 讨论 | 第36-41页 |
4 实验2意识和无意识的奖赏提示对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影响 | 第41-57页 |
4.1 目的与假设 | 第41页 |
4.1.1 目的 | 第41页 |
4.1.2 假设 | 第41页 |
4.2 方法 | 第41-44页 |
4.2.1 被试 | 第41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4.2.3 材料 | 第42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42-43页 |
4.2.5 脑电记录和分析 | 第43-44页 |
4.3 结果 | 第44-53页 |
4.3.1 行为结果 | 第44-45页 |
4.3.2 ERPs数据 | 第45-53页 |
4.4 讨论 | 第53-57页 |
5 总讨论 | 第57-64页 |
5.1 奖赏提示对大脑神经反应的影响 | 第58-60页 |
5.1.1 不同价值的奖赏提示对大脑神经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5.1.2 意识和无意识的奖赏提示对大脑神经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 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 | 第60-61页 |
5.3 奖赏提示调节自我面孔的加工 | 第61-64页 |
6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