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9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交互观影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24-71页 |
第一节 交互意识的萌芽阶段 | 第27-38页 |
2.1.1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 第31-34页 |
2.1.2 《无眠》(Sleep No More)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影院电影中的交互意识(1895—2015) | 第38-44页 |
2.2.1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总述 | 第38-41页 |
2.2.2 传统电影的叙事技巧总述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家庭影院中的交互元素(1979—2015) | 第44-51页 |
2.3.1 影碟观影 | 第44-46页 |
2.3.2 街机游戏和主机游戏 | 第46-51页 |
第四节 以网页为载体的交互式影片(2008—2015) | 第51-52页 |
第五节 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交互式影片(2010—2015) | 第52-62页 |
2.5.1 智能终端上的交互式影片 | 第52-57页 |
2.5.2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交互式影片 | 第57-62页 |
第六节 以影院为载体的交互式电影(2014—2015) | 第62-71页 |
2.6.1 湖北万达电影乐园 | 第62-63页 |
2.6.2 弹幕场电影 | 第63-67页 |
2.6.3 第二屏电影 | 第67-71页 |
第三章 传统观影模式交互意味电影分析(1987—2016) | 第71-149页 |
第一节 单故事多线性结构电影分析 | 第72-98页 |
第二节 多故事多线性结构电影分析 | 第98-118页 |
第三节 多视点结构电影分析 | 第118-123页 |
第四节 单故事单线性结构电影分析 | 第123-128页 |
第五节 电影叙事技巧分析 | 第128-149页 |
第四章 以网页为载体的交互式影片分析 | 第149-176页 |
第一节 YouTube中的可选分支、视角和视点切换以及全景视频 | 第149-163页 |
第二节 交互式漫画——船(The Boat) | 第163-167页 |
第三节 《费尔南多·莫雷诺的犯罪或是复仇》(Fernando Moreno’s Crimeor Revenge) | 第167-173页 |
第四节 《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 | 第173-176页 |
第五章 以应用程序为载体的交互式影片分析(2010—2016) | 第176-235页 |
第一节 重制旧经典 | 第176-185页 |
5.1.1 《龙之巢穴》(Dragon’s Lair) | 第176-179页 |
5.1.2 《爱之呵护》(Tender Loving Care) | 第179-185页 |
第二节 创造新经典 | 第185-235页 |
5.2.1 2014年“未来叙事大赛”获奖作品《窥探》(PRY)与《约翰列侬:百慕大录音带》(John Lenmon:The Bermuda Tape) | 第185-200页 |
5.2.2 交互式电影游戏 | 第200-205页 |
5.2.3 交互式影片 | 第205-235页 |
第六章 交互式影片的概念总结与创作实践 | 第235-250页 |
第一节 交互式影片的定义和特征 | 第235-239页 |
第二节 交互式影片的创作方法 | 第239-250页 |
结语 | 第250-251页 |
附录A:单故事多线性结构的本文与本事结构匹配图 | 第251-252页 |
附录B:多故事多线性结构的本文与本事结构匹配图 | 第252-253页 |
附录C:分割画面技巧的使用手段 | 第253-254页 |
附录D:观影界面和交互界面的界面设计 | 第254-255页 |
附录E:单故事多线性结构汇总表 | 第255-256页 |
附录F:多故事多线性结构汇总表 | 第256-257页 |
附录G:多视点结构影片汇总表 | 第257-258页 |
附录H:分割画面技术影片汇总表 | 第258-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259-261页 |
致谢 | 第2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