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以那勒寺滑坡为例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11-14页 |
| 1.3.1 定性分析 | 第11-12页 |
| 1.3.2 定量分析 | 第12-14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7-36页 |
| 2.1 气象水文 | 第17-20页 |
| 2.1.1 气象 | 第17-18页 |
| 2.1.2 水文 | 第18-20页 |
| 2.2 地形地貌 | 第20-25页 |
| 2.3 地质构造 | 第25-27页 |
| 2.3.1 地质构造 | 第25-26页 |
| 2.3.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6-27页 |
| 2.4 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 第27-30页 |
| 2.5 水文地质 | 第30-32页 |
| 2.6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2-34页 |
| 2.7 那勒寺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 第3章 边坡稳定性计算原理 | 第36-43页 |
| 3.1 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3.2 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 3.3 本构模型 | 第38-43页 |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岩土试验 | 第43-53页 |
| 4.1 那勒寺滑坡地形 | 第43页 |
| 4.2 滑坡区采样 | 第43-44页 |
| 4.3 滑坡区地层分析 | 第44-47页 |
| 4.4 滑坡危险段分析 | 第47-52页 |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第5章 坡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53-69页 |
| 5.1 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 5.2 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55页 |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67页 |
| 5.3.1 三维模拟下稳定性分析 | 第56-61页 |
| 5.3.2 二维模拟下稳定性分析 | 第61-66页 |
| 5.3.3 三维模拟下与二维模拟下比较 | 第66-67页 |
| 5.4 治理建议 | 第67页 |
| 5.5 结论 | 第67-6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结论 | 第69页 |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