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企业管理人员的劳动法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域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2-13页
        1.5.1 创新之处第12页
        1.5.2 不足第12-13页
第2章 企业管理人员劳动法适用的理论分析第13-25页
    2.1 企业管理人员的特殊性分析第13-15页
        2.1.1 企业管理人员的含义第13页
        2.1.2 企业管理人员的分层化第13-14页
        2.1.3 各层企业管理人员的特点第14-15页
    2.2 劳动法规范的理论分析第15-19页
        2.2.1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第15-16页
        2.2.2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第16-17页
        2.2.3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第17-19页
    2.3 企业管理人员区分适用劳动法的合理性分析第19-25页
        2.3.1 企业管理人员区分化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立法目的的要求第20-21页
        2.3.2 企业管理人员区分化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调整方法的要求第21-22页
        2.3.3 企业管理人员区分化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调整对象的要求第22-25页
第3章 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劳动法保护的现状第25-31页
    3.1 劳动法将企业管理人员看作劳动者第25-26页
    3.2 企业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主要问题第26-31页
        3.2.1 《公司法》与《劳动合同法》适用冲突问题第26-27页
        3.2.2 参加工会问题第27-28页
        3.2.3 工时与加班补偿问题第28-29页
        3.2.4 经济补偿金问题第29-31页
第4章 域外立法经验第31-37页
    4.1 关于劳动关系主体的界定第31-33页
        4.1.1 德国第31-32页
        4.1.2 日本第32页
        4.1.3 中国台湾地区第32-33页
    4.2 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规定第33-35页
        4.2.1 德国第33-34页
        4.2.2 日本第34-35页
        4.2.3 中国台湾地区第35页
    4.3 经验总结第35-37页
第5章 企业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建议第37-45页
    5.1 确立“劳动者分层”的立法思路第37-38页
    5.2 重新认定劳动关系主体的范围第38-40页
    5.3 以“从属性标准”界定劳动法上的“弱者”第40-41页
    5.4 企业管理人员区分化适用劳动法第41-45页
        5.4.1 高层管理人员基本排除劳动法保护第42-43页
        5.4.2 中层管理人员部分排除劳动法保护第43-44页
        5.4.3 基层管理人员基本适用劳动法保护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洗脱剂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的同步高效洗脱
下一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介导的多基因敲除滩羊的制备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