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及方法 | 第9-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1.2.2 结构框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3.1 研究重、难点 | 第12-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相关综述 | 第14-17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2.2 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综述 | 第17-19页 |
2.2.1 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2 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 非政府组织理论的相关综述 | 第19-22页 |
2.3.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3.2 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人力资源的作用机理 | 第23-29页 |
3.1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劳动力筛选的作用机理 | 第23-26页 |
3.1.1 企业和员工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3-24页 |
3.1.2 信号传递机制 | 第24-26页 |
3.2 非政府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的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3.3 企业行为效应分析 | 第27-29页 |
3.3.1 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 第27页 |
3.3.2 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 第27-28页 |
3.3.3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第28-29页 |
4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人力资源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29-45页 |
4.1 研究的基本假定 | 第29页 |
4.2 基本模型的构建 | 第29-32页 |
4.2.1 企业生产函数与经济利润 | 第29-30页 |
4.2.2 员工效用函数 | 第30-31页 |
4.2.3 员工自我价值感函数 | 第31页 |
4.2.4 员工自愿承担减排成本函数 | 第31-32页 |
4.2.5 环境质量函数 | 第32页 |
4.3 模型分析 | 第32-40页 |
4.3.1 基本引理 | 第32-34页 |
4.3.2 员工道德水平与工作努力程度分析 | 第34-36页 |
4.3.3 员工效用最大化下的员工决策分析 | 第36-37页 |
4.3.4 非政府组织参与下的员工决策分析 | 第37-40页 |
4.4 数值模拟 | 第40-45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