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宪政思想初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难点 | 第12-14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一、李敖宪政思想的形成 | 第16-24页 |
(一) 李敖宪政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6-20页 |
1. 威权时期台湾宪政状况 | 第16-18页 |
2. 威权时期台湾内外矛盾 | 第18-20页 |
(二) 李敖宪政思想的历史继承 | 第20-24页 |
1. 梁启超:改良思想 | 第20-21页 |
2. 胡适:新文化精神 | 第21-22页 |
3. 雷震:护宪主张 | 第22页 |
4. 殷海光:批判意识 | 第22-24页 |
二、李敖宪政思想的内容 | 第24-38页 |
(一) 全盘西化的宪政文化立场 | 第24-27页 |
(二) 言论自由的宪政突破入口 | 第27-30页 |
(三) 批判当权的权力制衡理念 | 第30-33页 |
(四) 自由主义的宪政价值取向 | 第33-35页 |
(五) 回归宪法的宪政实现模式 | 第35-38页 |
三、李敖宪政思想的评判 | 第38-44页 |
(一) 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变奏 | 第39-40页 |
(二) 批判与建立的双重变奏 | 第40-42页 |
(三) 理想与务实的双重变奏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