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章 农村扶贫开发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贫困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一、贫困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贫困的分类 | 第16页 |
三、贫困的标准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反贫困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一、反贫困的含义 | 第17页 |
二、反贫困政策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 | 第18-21页 |
一、体制改革推动普遍贫困解决阶段(1978—1985年) | 第18页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 第18-19页 |
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第19页 |
四、综合性扶贫阶段(2001年至今)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鄂伦春自治旗贫困原因及扶贫开发现状 | 第21-40页 |
第一节 鄂伦春旗概况及农村贫困状况 | 第21-30页 |
一、鄂伦春旗概况 | 第21-23页 |
二、鄂伦春旗贫困状况 | 第23-24页 |
三、鄂伦春族猎民“禁猎”以后的生活现状 | 第24-26页 |
四、鄂伦春自治旗贫困状况原因 | 第26-30页 |
第二节 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现状 | 第30-35页 |
一、鄂伦春旗扶贫开发工作简述 | 第30-33页 |
二、扶贫开发取得成效 | 第33-35页 |
第三节 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 | 第35-40页 |
一、缺乏统一产业布局 | 第35-36页 |
二、基层组织凝聚力弱 | 第36-37页 |
三、困难农猎民发展意识不强 | 第37页 |
四、特殊扶持政策成本高 | 第37页 |
五、扶持政策差异大,区域内各民族发展不够均衡 | 第37-38页 |
六、民族文化流失退化 | 第38-39页 |
七、定点帮扶停留在“输血”式扶贫而不是“造血”式扶贫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对策 | 第40-53页 |
第一节 国内农村扶贫开发经验 | 第40-44页 |
一、毕节市扶贫开发工作经验 | 第40-42页 |
二、通辽市扶贫开发“整合资金项目”模式 | 第42-44页 |
第二节 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对策 | 第44-53页 |
一、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 第44-46页 |
二、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 第46-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