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1.1 酿酒酵母环境胁迫耐受性 | 第12-17页 |
1.1.1 环境胁迫因子 | 第12-13页 |
1.1.2 乙酸的胁迫作用以及酵母细胞的响应 | 第13-15页 |
1.1.3 乙酸耐性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 酿酒酵母遗传改造策略 | 第17-24页 |
1.2.1 对关键基因的定向调控 | 第17-21页 |
1.2.2 全局调控手段 | 第21-23页 |
1.2.3 系统生物学的应用 | 第23-24页 |
1.3 转录因子在全局调控中的作用 | 第24-28页 |
1.3.1 人工转录因子技术 | 第24-25页 |
1.3.2 人工转录因子文库的构建 | 第25-27页 |
1.3.3 人工转录因子文库的应用 | 第27-28页 |
1.4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8-30页 |
2 高乙酸耐受性酿酒酵母的筛选和分析 | 第30-39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2.2.1 人工转录因子文库 | 第30页 |
2.2.2 实验菌株和引物 | 第30-31页 |
2.2.3 实验相关仪器设备 | 第31页 |
2.2.4 实验相关试剂 | 第31-3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2.3.1 常用的遗传学操作 | 第32页 |
2.3.2 耐性比较实验 | 第32-33页 |
2.3.3 高乙酸耐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33页 |
2.3.4 酵母细胞内质粒提取 | 第33-34页 |
2.3.5 结合位点分析 | 第34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2.4.1 高耐性酿酒酵母的筛选结果 | 第34-36页 |
2.4.2 结合位点分析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人工转录因子对工业酿酒酵母乙酸胁迫条件下乙醇发酵的影响 | 第39-47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3.2.1 菌种和质粒 | 第39页 |
3.2.2 实验相关仪器 | 第39-40页 |
3.2.3 实验相关培养基 | 第4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3.1 空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3.3.2 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1页 |
3.3.3 5g/L乙酸条件下的发酵试验 | 第41-42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4.1 空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3.4.2 ZFP-M01对Sc4126耐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人工转录因子ZFP-M01对Sc4126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4 人工转录因子ZFP-M01对乙酸胁迫时Sc4126发酵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ZFP-M01对酿酒酵母乙酸耐性影响的机理探讨 | 第47-54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4.2.1 菌种 | 第47页 |
4.2.2 主要试剂盒与和仪器 | 第47-48页 |
4.3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3.1 乙酸冲击实验 | 第48页 |
4.3.2 酵母细胞的预处理以及总蛋白的测定 | 第48-49页 |
4.3.3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方法 | 第49页 |
4.3.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方法 | 第49页 |
4.3.5 谷胱甘肽测定方法 | 第49-50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4.4.1 ZFP-M01对酿酒酵母细胞内CAT活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2 ZFP-M01对酿酒酵母细胞内SOD活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3 ZFP-M01对细胞内GSH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ZFP-M01可能调控基因的分析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5.2.1 载体,菌种与引物 | 第54-56页 |
5.2.2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盒和仪器 | 第56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6-60页 |
5.3.1 细胞内总RNA的提取 | 第56-57页 |
5.3.2 RT-qPCR分析实验 | 第57-58页 |
5.3.3 基因敲除元件的构建方法与敲除过程 | 第58-59页 |
5.3.4 基因回补实验 | 第59-60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60-69页 |
5.4.1 可能调控基因的分析 | 第60-61页 |
5.4.2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实验 | 第61-62页 |
5.4.3 RT-qPCR分析结果 | 第62-63页 |
5.4.4 YFL040W、QDR3、IKS1基因敲除子的验证 | 第63-64页 |
5.4.5 YFL040W、QDR3、IKS1基因敲除子细胞耐性的变化 | 第64-66页 |
5.4.6 QDR3或IKS1基因敲除子在细胞乙酸胁迫条件下发酵的变化 | 第66-67页 |
5.4.7 QDR3基因回补实验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附录A 基因序列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