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视角下老龄群体“老有所为”问题研究--以L高校社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12-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第15-23页
    第一节 文献回顾第15-19页
        一、国外“老有所为”问题研究第15-17页
        二、中国“老有所为”问题研究第17-18页
        三、研究述评第18-19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19-23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二、研究思路第20-21页
        三、理论视角第21-23页
第三章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23-28页
    第一节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必要性第23-25页
        一、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第23页
        二、实现社区养老中的“积极养老”第23-25页
        三、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第25页
    第二节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可行性第25-28页
        一、社区老年人力资源丰富第26页
        二、社区老年人的优势明显第26页
        三、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意愿强烈第26-28页
第四章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现状分析第28-41页
    第一节 社区老龄群体基本特征分析第28-30页
        一、研究变量第28-29页
        二、样本特征第29-30页
    第二节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现状分析第30-41页
        一、总体状况第30-32页
        二、不同性别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2页
        三、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2-33页
        四、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3-34页
        五、不同健康自评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4-36页
        六、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6-37页
        七、不同居住状况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7页
        八、不同退休单位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7-38页
        九、不同参与意愿老年人的状况分析第38-41页
第五章 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误区第41-42页
        一、退休的老年人不再享受劳动权利第41页
        二、“老有所为”与年轻人就业存在矛盾第41-42页
    第二节 个人观念的约束第42页
        一、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意识淡漠第42页
        二、老年人的自我评价较低第42页
    第三节 缺乏平台和渠道第42-43页
        一、“单位制管理”限制了老年人的参与机会第43页
        二、社区缺乏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参与角色第43页
    第四节 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第43-45页
        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弹性调整第44页
        二、其它老年人相关的法规政策的完善第44-45页
第六章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路径与策略第45-52页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原则第45-46页
        一、个别化第45页
        二、提供机会第45-46页
        三、尊重选择第46页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路径第46-48页
        一、个人层面第46-47页
        二、家庭层面第47页
        三、社区层面第47页
        四、社会层面第47-48页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龄群体“老有所为”的策略第48-52页
        一、通过助人“自助”改善老年人自身观念第48-49页
        二、通过优势利用建立老年人“互助”网络第49-50页
        三、通过社区角色塑造提供老年人参与机会第50-51页
        四、通过倡导完善相关老年人政策法规第51-52页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第52-54页
    第一节 总结第52-53页
    第二节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期货会员系统中程序化交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农超对接模式下蔬菜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