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能力研究基础 | 第22-3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企业“走出去” | 第22页 |
2.1.2 政策性金融 | 第22页 |
2.1.3 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 第22页 |
2.1.4 商业性金融 | 第22-23页 |
2.1.5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市场失灵与国家宏观调控理论 | 第24页 |
2.2.2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第25页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第25-26页 |
2.3 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的意义 | 第26-36页 |
2.3.1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第26-27页 |
2.3.2 中国企业“走出去”现阶段特征 | 第27-34页 |
2.3.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 第34-35页 |
2.3.4 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与效果分析 | 第37-50页 |
3.1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分析 | 第37-42页 |
3.1.1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3.1.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支持现状分析 | 第40-42页 |
3.2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效果分析 | 第42-49页 |
3.2.1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效果的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3.2.2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66页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能力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第50-58页 |
4.1.1 宏观经济因素 | 第50-51页 |
4.1.2 信贷风险因素 | 第51-54页 |
4.1.3 法律与制度因素 | 第54-56页 |
4.1.4 经营管理因素 | 第56-58页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8-65页 |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 第58-60页 |
4.2.2 实证分析过程 | 第60-61页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国外企业“走出去”政策性金融支持分析 | 第66-74页 |
5.1 体制机制措施 | 第66-68页 |
5.1.1 法律规范健全,职能定位清晰 | 第66-67页 |
5.1.2 健全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67-68页 |
5.2 经营管理措施 | 第68-70页 |
5.2.1 完善的治理结构 | 第68-69页 |
5.2.2 严格的监管机制 | 第69-70页 |
5.3 风险控制措施 | 第70-72页 |
5.3.1 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多样化 | 第70-71页 |
5.3.2 完善的资本补充与约束机制 | 第71页 |
5.3.3 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 | 第71-72页 |
5.4 业务拓展方面 | 第72-73页 |
5.4.1 重视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 第72-73页 |
5.4.2 重视境外资源开发支持 | 第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74-82页 |
6.1 体制机制方面 | 第74-77页 |
6.1.1 完善立法与章程,明确职能定位 | 第74-75页 |
6.1.2 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75-77页 |
6.2 经营管理方面 | 第77-78页 |
6.2.1 优化治理结构 | 第77页 |
6.2.2 完善监管体系 | 第77-78页 |
6.3 风险控制方面 | 第78-80页 |
6.3.1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约束机制 | 第78页 |
6.3.2 积极主动处理不良贷款 | 第78-79页 |
6.3.3 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 第79-80页 |
6.4 业务拓展方面 | 第80-81页 |
6.4.1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 第80页 |
6.4.2 适时调整支持方向,引导企业“走出去”布局合理化 | 第80-81页 |
6.4.3 加速全球布局,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国际化 | 第8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