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浦东新区祝桥镇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9-18页
    一、选题依据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6页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一章 村居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4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公共权力与委托—代理理论第18-19页
        二、人职匹配理论第19-20页
        三、激励理论第20-21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特征第21-24页
        一、村居党的后备干部的概念和内涵第21页
        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沿革第21-23页
        三、村居党的后备干部的特殊性第23-24页
第二章 我国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实践现状第24-29页
    第一节 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第24-26页
        一、解决村居党的干部队伍断层的迫切需要第24页
        二、提升村居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第24页
        三、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的必然要求第24-25页
        四、促进党组织在基层服务功能发挥的根本需要第25页
        五、推进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的需要第25-26页
    第二节 我国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现状第26-29页
        一、选拔推荐第26页
        二、培养锻炼第26-27页
        三、激活任用第27-28页
        四、探索创新第28-29页
第三章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举措与实效第29-42页
    第一节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概况第29-33页
        一、总体情况第29-30页
        二、结构情况第30-33页
    第二节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第33-37页
        一、积极探索公开选用机制,拓宽“选拔”通道第33-34页
        二、加强理论培训,完善“培养”通道第34-35页
        三、合理安排岗位,畅通“使用”通道第35-36页
        四、建立考核制度,规范“管理”通道第36-37页
    第三节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第37-42页
        一、增加了后备干部数量第37-38页
        二、优化了后备干部队伍结构第38-39页
        三、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第39-40页
        四、创新了基层管理方法第40页
        五、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第40页
        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第40-42页
第四章 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祝桥镇为例第42-49页
    第一节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存问题分析第42-46页
        一、后备干部队伍流动性过大第42页
        二、选拔机制不够健全第42-43页
        三、日常管理不够规范第43-45页
        四、存在备而不用现象第45-46页
    第二节 祝桥镇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成因分析第46-49页
        一、思想层面的原因第46-47页
        二、制度层面的原因第47-49页
第五章 完善村居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第49-57页
    第一节 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增强公信力第49-50页
        一、突出选蓄工作计划性第49页
        二、明确选拔标准第49-50页
        三、保持来源开放性第50页
    第二节 完善培养教育体系,提升综合素质第50-52页
        一、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第50-51页
        二、开辟多种培训方式第51页
        三、加强实践锻炼第51-52页
    第三节 健全激励保障制度,提高工作主动性第52-53页
        一、构筑“成才平台”第52页
        二、提升整体待遇第52-53页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第53页
    第四节 创新日常管理机制,提高工作绩效第53-55页
        一、完善管理制度第53-54页
        二、实行结对培养第54页
        三、注重成长轨迹第54页
        四、实现备用结合第54-55页
    第五节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队伍管理第55-57页
        一、完善择优使用制度第55页
        二、建立考评制度第55-56页
        三、建立互帮互助制度第56页
        四、建立检查督促制度第56页
        五、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5页
后记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参与性介质内辐射传输的有限元法求解及光学成像研究
下一篇:1000MW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