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23页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21页 |
六、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1-23页 |
(一)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22-23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 第23-31页 |
一、信息披露的含义和内容 | 第23-24页 |
二、信息披露质量的特征 | 第24-26页 |
(一)准确性 | 第24-25页 |
(二)完整性 | 第25页 |
(三)及时性 | 第25-26页 |
三、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 | 第26-27页 |
四、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 第27-31页 |
(一)AIMR报告 | 第28页 |
(二)标准——普尔的“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评级” | 第28-29页 |
(三)CIFAR指数 | 第29页 |
(四)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32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2-33页 |
三、有效市场理论与公司信息披露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5-55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5-40页 |
(一)公司财务特征因素 | 第35-37页 |
(二)公司治理结构因素 | 第37-38页 |
(三)审计独立性 | 第38-40页 |
二、变量选取和样本数据 | 第40-46页 |
(一)因变量选取 | 第40页 |
(二)自变量选取 | 第40-41页 |
(三)控制变量选取 | 第41-42页 |
(四)样本数据 | 第42-43页 |
(五)描述性统计 | 第43-46页 |
三、相关性分析与模型构建 | 第46-49页 |
(一)相关性分析 | 第46页 |
(二)多元有序Logit模型 | 第46-49页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一)回归结果 | 第49-51页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第四章 政策性建议 | 第55-61页 |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5-56页 |
(一)完善公司股权结构 | 第55页 |
(二)完善董事会结构 | 第55-56页 |
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 | 第56-57页 |
(一)实施强制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 第56-57页 |
(二)优化激励合同安排,提高职业水准 | 第57页 |
(三)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 第57页 |
三、充分发挥证监会的管制职能 | 第57-59页 |
(一)扩大证监会规模,确保监管有效 | 第58页 |
(二)引入集体诉讼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 第58-59页 |
(三)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 第59页 |
四、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