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天线主反射面主动调整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7-8页 |
| ·课题来源 | 第7页 |
| ·课题研究意义求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电磁兼容的研究 | 第8-10页 |
| ·应用于射电望远镜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 第1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主动调整系统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要求 | 第12-24页 |
| ·上海65 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应用及主动调整系统 | 第12-19页 |
| ·上海65 米射电望远镜的工程应用 | 第12-16页 |
| ·主动调整系统对天线接收效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 ·上海65 米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射电辐射的频段 | 第17-19页 |
| ·主动调整系统自身需要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 | 第19-23页 |
| ·通信控制与供电的拓扑结构系统复杂 | 第19-22页 |
| ·所处室外电磁环境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主动调整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 | 第24-31页 |
| ·主动调整系统电磁干扰产生源 | 第24-26页 |
| ·开关电源的高频工作 | 第24-26页 |
| ·主动调整系统内的电磁干扰耦合途径 | 第26-30页 |
| ·导线间的传导耦合 | 第26-27页 |
| ·导线间的高频耦合 | 第27-29页 |
| ·线路间的辐射耦合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改善主动调整系统电磁兼容性方法 | 第31-59页 |
| ·屏蔽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31-44页 |
| ·不同辐射干扰的屏蔽原理 | 第31-36页 |
| ·屏蔽材料的选择 | 第36-39页 |
| ·主动面系统中的屏蔽应用 | 第39-44页 |
| ·接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4-53页 |
| ·接地系统中的地线干扰 | 第44-49页 |
| ·接地方式的选择 | 第49-53页 |
| ·滤波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53-57页 |
| ·电源EMI 滤波器的基本特性 | 第53-55页 |
| ·主动调整系统的滤波器 | 第55-57页 |
| ·其它电磁屏蔽措施的应用 | 第57-58页 |
| ·加入扼流圈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电磁干扰理论预测及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 | 第59-86页 |
| ·解析解法 | 第59-64页 |
| ·基本偶极子及阵列 | 第59-64页 |
| ·近似解法 | 第64-72页 |
| ·有限元法 | 第64-66页 |
| ·矩量法 | 第66-67页 |
| ·几何绕射理论 | 第67-72页 |
| ·电磁兼容测试结果 | 第72-84页 |
| ·浪涌冲击干扰试验总结 | 第72-74页 |
| ·电磁兼容性实验报告分析 | 第74-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总结 | 第86页 |
|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