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电润湿三液体双变焦透镜的大变倍比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建模与像质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3-32页 |
2.1 介电润湿理论 | 第13-18页 |
2.1.1 界面与表面 | 第13-15页 |
2.1.2 杨氏方程 | 第15-16页 |
2.1.3 杨氏-李普曼方程 | 第16-18页 |
2.2 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液体透镜 | 第18-25页 |
2.2.1 双液体单变焦液体透镜 | 第18-22页 |
2.2.2 三液体双变焦液体透镜 | 第22-25页 |
2.3 基于介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 | 第25-31页 |
2.3.1 近轴光线追迹法 | 第25-28页 |
2.3.2 高斯括号法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三液体双变焦透镜的建模与仿真 | 第32-43页 |
3.1 三液体双变焦透镜 | 第32-36页 |
3.1.1 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3.1.2 材料选择 | 第33页 |
3.1.3 仿真分析 | 第33-36页 |
3.2 可调光轴的三液体双变焦透镜 | 第36-41页 |
3.2.1 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3.2.2 系统建模 | 第37页 |
3.2.3 分析与讨论 | 第37-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变焦光学系统的建模与像质分析 | 第43-56页 |
4.1 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4.2 参数设计 | 第44-47页 |
4.3 结构优化 | 第47-50页 |
4.4 像质评价 | 第50-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2-63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