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移动互联网调查与纸笔调查测量差异性研究--以上海某高校的调查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第11-16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特色第16-19页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调查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第19-31页
    一、移动互联网调查及其实现形式第19-24页
        (一) 移动互联网及其特点第19-20页
        (二) 移动互联网调查第20-21页
        (三)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实现形式第21-24页
    二、影响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因素第24-31页
        (一) 总体第25-27页
        (二) 抽样框第27-28页
        (三) 调查成本第28-29页
        (四) 响应率第29-30页
        (五) 问卷长度第30-3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1-37页
    一、准实验设计第31-34页
        (一) 研究假设第31-32页
        (二)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平台选择第32-33页
        (三) 实验组与对照组第33页
        (四) 调查主题与样本条件第33-34页
    二、问卷设计第34-37页
        (一) 问卷初稿第34-35页
        (二) 试调查与问卷修改第35-37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7-54页
    一、响应率第37-39页
    二、实验组与控制组问卷填答质量的对比第39-41页
    三、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描述性统计与配额抽样第41-45页
        (一) 实验组的描述性统计与配额抽样第41-43页
        (二) 控制组的描述性统计与配额抽样第43-44页
        (三)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配额指标上的卡方检验第44-45页
    四、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消费态度上的对比分析第45-48页
    五、实验组与控制组得分差异的原因探讨第48-54页
        (一) 年级差异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得分的影响第50-52页
        (二) 手机品牌差异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得分的影响第52-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63页
    一、结果讨论第54-55页
        (一)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响应率受多重因素影响,总体响应率较低第54页
        (二)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填答重复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判断第54-55页
        (三)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数据质量较好第55页
        (四)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数据与传统纸笔调查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第55页
        (五) 移动互联网调查选用的媒介载体可能与调查主题产生交互作用第55页
    二、移动互联网调查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第55-60页
        (一) 数据垄断条件下独立研究者的样本库建立第56页
        (二) 抽样方法与配额指标选择第56-57页
        (三) 移动互联网调查的平台选择与优化第57-58页
        (四) 问卷设计中学术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平衡第58页
        (五) 误差问题第58-59页
        (六) 成本控制第59-60页
        (七) 信息保密与安全第60页
    三、展望:大数据时代的融合、创新与风险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1第66-68页
附录2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LVM的静态程序切片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切片度量的软件模块复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