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2.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第1章 犯罪前科问题概述 | 第10-17页 |
·前科的概念 | 第10-11页 |
·前科制度带来的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 | 第11-17页 |
·前科带来的法律效应 | 第11-13页 |
·前科带来的社会效应 | 第13-17页 |
第2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制度之评析 | 第17-22页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法律规定现状 | 第17-18页 |
·当前该制度受到的挑战和困境 | 第18-22页 |
·与《北京规则》精神相背离 | 第18-19页 |
·不利于"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根本落实 | 第19-20页 |
·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不相配合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应对未成年人罪犯前科困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2-29页 |
·基于立法层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 第22-24页 |
·基于犯罪标签理论角度分析 | 第24-26页 |
·基于帮助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角度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初步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 第29-37页 |
·前科消灭的法定条件 | 第29-32页 |
·申请的主体、时间、条件 | 第30-31页 |
·受理及裁决机关 | 第31-32页 |
·前科消灭后的法律后果 | 第32页 |
·观念的改进,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 第32-37页 |
·社会观念的改进 | 第33-34页 |
·法律的配套完善 | 第34-35页 |
·制度的配套完善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