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油画技法论文

苏天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第9-11页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1-13页
    1.3 研究路径及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苏天赐生平与其艺术风格的衍化第14-41页
    2.1.早期:艺术风格探索阶段(1945——1976 年)第14-26页
    2.2 中期:艺术风格形成阶段(1977——1987 年)第26-35页
    2.3 晚期:艺术风格鼎盛阶段(1988——2006 年)第35-41页
第3章 苏天赐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第41-63页
    3.1 20 世纪中期艺术先驱们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第41-46页
        3.1.1 装饰性色彩第41-43页
        3.1.2 平面化空间第43-44页
        3.1.3 写意性用笔第44-45页
        3.1.4 抒情式意境第45-46页
    3.2 苏天赐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第46-63页
        3.2.1 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启发第46-56页
        3.2.2 莫迪里阿尼和柯罗的影响第56-63页
第4章 “气韵生动”——苏天赐油画的意象第63-95页
    4.1 “意象油画”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第63-68页
        4.1.1 中外语境中的“意象”概念第63-66页
        4.1.2 “意象油画”的提出与内涵第66-68页
    4.2 苏天赐意象的技法语言第68-89页
        4.2.1 简约的形式语言第68-73页
        4.2.2 笔触与线条第73-82页
        4.2.3 色彩与肌理第82-86页
        4.2.4 平衡关系第86-89页
    4.3 苏天赐与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意象油画比较第89-95页
第5章 苏天赐的艺术教育主张第95-103页
    5.1 兼收并蓄,因材施教第95-98页
    5.2 中西交融,知行合一第98-100页
    5.3 苏天赐对中国油画教育的贡献及影响第100-103页
第6章 结语第103-105页
附录A:苏天赐年谱第105-124页
附录B:苏天赐作品索引第124-158页
附录C:苏天赐文稿、书信索引第158-163页
参考书目第163-1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70-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视野下的舟山海岛民宿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国产婴幼儿护肤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