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前言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的理论概述 | 第22-36页 |
一、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22-26页 |
(一) 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二) 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构成要素 | 第23-26页 |
二、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条件和特点 | 第26-30页 |
(一) 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条件 | 第26-29页 |
(二) 大学生理论自信的特点 | 第29-30页 |
三、大学生理论自信的目标 | 第30-33页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 第31-32页 |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念 | 第32页 |
(三)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政策的坚定信心 | 第32-33页 |
四、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一) 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形成过程 | 第33-34页 |
(二) 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内容和方法选择 | 第34-35页 |
(三) 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目标的认同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一、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的积极表现 | 第36-39页 |
(一) 对理论自信有基本认知 | 第36-37页 |
(二) 对理论指导地位的肯定 | 第37-38页 |
(三) 对理论发展前途的希冀 | 第38-39页 |
二、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知和认同的不足 | 第39-41页 |
(二) 对毛泽东思想认识和评价的错误偏向 | 第41-42页 |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发挥的疑虑 | 第42-43页 |
三、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问题归因 | 第43-48页 |
(一) 社会思潮多元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的冲突 | 第43-44页 |
(二) 社会思潮多元的思想内容与理论成果的冲突 | 第44-45页 |
(三) 社会思潮多元的价值取向与理论价值的冲突 | 第45-47页 |
(四) 社会思潮多元的演变趋势与理论发展的冲突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实现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对策分析 | 第48-66页 |
一、把握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原则 | 第48-51页 |
(一) 理性批判原则 | 第48-49页 |
(二) 情感体验原则 | 第49-50页 |
(三) 价值主导原则 | 第50-51页 |
二、完善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思路 | 第51-54页 |
(一) 以强化大学生理论认知为切入点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 | 第51页 |
(二) 以增进大学生理论情感为抓手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 | 第51-52页 |
(三) 以提升大学生理论认同为重点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 | 第52-53页 |
(四) 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根本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 | 第53-54页 |
三、夯实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主渠道 | 第54-56页 |
(一) 整合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内容 | 第54-55页 |
(二) 突出理论自信培育内容的特点 | 第55页 |
(三) 增强教师队伍的理论自信素养 | 第55-56页 |
四、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主体性 | 第56-61页 |
(一) 增强大学生理论自觉的主体意识 | 第56-58页 |
(二) 提升大学生理论自觉的主体能力 | 第58-60页 |
(三) 强化大学生理论自觉的主体担当 | 第60-61页 |
五、优化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环境 | 第61-66页 |
(一) 优化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微观环境 | 第61-63页 |
(二) 优化大学生理论自信的宏观环境 | 第63-64页 |
(三) 优化大学生理论自信的网络环境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