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13-17页 |
1.2.1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2.2 基本理论视角 | 第14-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22页 |
1.3.1 妇联组织性质与角色研究 | 第17-18页 |
1.3.2 妇联组织的发展现状研究 | 第18-19页 |
1.3.3 妇联组织的发展对策研究 | 第19-22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云浮市妇联组织的现状及变革要求 | 第24-35页 |
2.1 云浮市妇联组织现状 | 第24-26页 |
2.1.1 云浮市妇联组织性质及职能 | 第24页 |
2.1.2 云浮市妇联组织的机构设置 | 第24-25页 |
2.1.3 云浮市妇联组织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2.2 云浮市妇联组织变革的背景和要求 | 第26-35页 |
2.2.1 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和要求 | 第26-27页 |
2.2.2 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背景和要求 | 第27-29页 |
2.2.3 儿童保护职能实施对妇联组织变革的要求 | 第29-35页 |
第三章 云浮市“儿童友好社区”项目中妇联组织职能发挥现状 | 第35-44页 |
3.1 儿童友好社区项目的创建背景 | 第35-38页 |
3.1.1 创建的初衷及意义 | 第35页 |
3.1.2 全省创建的相关情况 | 第35-38页 |
3.2 云浮市“儿童友好社区”项目中妇联组织职能发挥情况 | 第38-44页 |
3.2.1 云浮市5个“儿童友好社区”项目村的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3.2.2 云浮市妇联主要工作做法 | 第39-42页 |
3.2.3 云浮市5个“儿童友好社区”项目村实施现状 | 第42页 |
3.2.4 存在困难 | 第42-44页 |
第四章“儿童友好社区”创建中妇联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4.1“儿童友好社区”创建中妇联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的差距 | 第44-45页 |
4.1.1 资源整合能力有限 | 第44页 |
4.1.2 代表性不足 | 第44-45页 |
4.1.3 排他性不强 | 第45页 |
4.2 导致差距的组织原因 | 第45-48页 |
4.2.1 组织工作理念不清晰 | 第45-46页 |
4.2.2 组织机构设置不佳 | 第46页 |
4.2.3 组织工作定位不合理 | 第46页 |
4.2.4 组织工作方法不科学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推进云浮市妇联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变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5.1 明确组织变革方向 | 第48-49页 |
5.2 妇联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的思路 | 第49-51页 |
5.2.1 理清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方向 | 第49-50页 |
5.2.2 健全社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 | 第50页 |
5.2.3 构建妇联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 第50-51页 |
5.2.4 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 第51页 |
5.3 妇联支持服务儿童领域社会组织的现实对策 | 第51-54页 |
5.3.1 提供平台式支持,服务儿童领域社会组织 | 第51-52页 |
5.3.2 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儿童保护合力 | 第52-53页 |
5.3.3 抓好儿童项目品牌,提升妇联桥梁作用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