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滴灌条件下重度盐碱地土壤水盐调控及植物生长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盐碱地开发利用现状第11-13页
        1.2.2 滴灌条件下水盐调控技术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方案第18-22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18-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页
        2.1.2 气候条件第18页
        2.1.3 土壤条件第18-20页
    2.2 试验方案第20-22页
        2.2.1 试验布置第20页
        2.2.2 试验观测项目第20-21页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三章 滴灌控制土壤基质势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第22-32页
    3.1 披碱草生育期内蒸发降雨量与土壤基质势第22-23页
    3.2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水盐分布第23-29页
        3.2.1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含水率分布第23-25页
        3.2.2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电导率分布第25-27页
        3.2.3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pH值分布第27-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2页
第四章 滴灌对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第32-44页
    4.1 种植披碱草土壤钠钾离子(Na~+, K~+)分布情况第32-36页
        4.1.1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钠离子分布情况第32-34页
        4.1.2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钾离子分布第34-36页
    4.2 种植披碱草土壤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CO_3~(2-), HCO_3~-)分布情况第36-41页
        4.2.1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碳酸根离子分布第36-39页
        4.2.2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分布第39-41页
    4.3 披碱草生长情况第41-42页
        4.3.1 披碱草盖度分析第41页
        4.3.2 披碱草生物量和株高分析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自然生长条件下“晋杂”101 号高粱生长与土壤水盐情况分析第44-54页
    5.1 种植高粱试验前概况第44-45页
    5.2 试验期内降雨量分布第45-46页
    5.3 自然生长条件下高粱土壤水盐运移分析第46-49页
        5.3.1 土壤含水率情况第46-47页
        5.3.2 土壤pH值情况第47-48页
        5.3.3 土壤电导率情况第48-49页
    5.4 高粱生长情况分析第49-52页
        5.4.1 高粱株高情况第49-50页
        5.4.2 高粱叶面积指数第50-51页
        5.4.3 高粱生物量情况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1.1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第54页
        6.1.2 滴灌条件下不同基质势对离子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第54页
        6.1.3 自然条件下“晋杂”101 号高粱生长与土壤水盐情况分析第54-55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滴灌水量和种植方式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和牧草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山西省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以汾河水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