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量子拓扑材料ZrTe5和HfTe5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6页
    1.1 拓扑在物理学中的引入第16-18页
    1.2 几种霍尔效应及拓扑材料的分类第18-27页
        1.2.1 六种霍尔效应简介第18-22页
        1.2.2 拓扑材料分类第22-27页
    1.3 拓扑相变第27-31页
    1.4 ZrTe_5和HfTe_5的输运特性第31页
    1.5 石墨插层材料简介第31-34页
    1.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二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ARPES)简介第36-58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理第36-42页
        2.2.1 光电效应第36页
        2.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原理第36-39页
        2.2.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原理的理论模型第39-42页
    2.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探测技术简述第42-51页
        2.3.1 常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概述第42-46页
        2.3.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探测技术的发展第46-51页
    2.4 本实验室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特色及其介绍第51-58页
第三章 ZrTe_5和HfTe_5中温度诱导的Lifshitz transition研究第58-78页
    3.1 引言第58页
    3.2 ZrTe_5的基本电子结构第58-60页
    3.3 ZrTe_5中温度诱导Lifshitz transiton的光电子能谱证据第60-65页
        3.3.1 ZrTe_5能带随温度的变化第61-63页
        3.3.2 ZrTe_5中温度诱导Lifshitz transiton的证据第63-64页
        3.3.3 ZrTe_5中除Γ点区域外其它区域电子结构的变温情况第64-65页
    3.4 HfTe_5的变温研究第65-67页
    3.5 ZrTe_5和HfTe_5电输运奇异性的直观解释及比较第67-72页
        3.5.1 ZrTe_5和HfTe_5变温ARPES实验结果的定量比较第68-69页
        3.5.2 ZrTe_5和HfTe_5中温度诱导Lifshitz transition机制的讨论第69-71页
        3.5.3 小结第71-72页
    3.6 变温实验的研究过程与评论第72-76页
        3.6.1 氢气对样品测量的影响第72-73页
        3.6.2 大功率长时间光照对样品测量的影响第73-76页
    3.7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ZrTe_5和HfTe_5的拓扑本质讨论第78-90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关于ZrTe_5和HfTe_5拓扑本质的理论预言和实验争论第78-81页
    4.3 ZrTe_5和HfTe_5的拓扑本质第81-89页
        4.3.1 ZrTe_5高温低温能带与强弱拓扑情形下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第81-83页
        4.3.2 ZrTe_5Γ点直接能隙随温度的变化第83-85页
        4.3.3 极低温下ZrTe_5的电子结构第85页
        4.3.4 ZrTe_5边缘态的探测第85-88页
        4.3.5 HfTe_5的拓扑本质第88-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ZrTe_5和HfTe_5电子结构的激光偏振依赖性及表面蒸钾研究第90-102页
    5.1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激光偏振态探测介绍第90-93页
    5.2 ZrTe_5和HfTe_5电子结构的激光偏振依赖性研究第93-97页
        5.2.1 S和P偏振光的结果对比第93-94页
        5.2.2 电子结构的圆二色性研究第94-97页
    5.3 超高真空表面蒸钾技术介绍第97页
    5.4 HfTe_5蒸钾后的能带变化第97-102页
第六章 石墨插层材料的生长及其电子结构研究第102-112页
    6.1 引言第102页
    6.2 石墨插层材料的生长和表征第102-105页
    6.3 石墨插层材料KC_8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第105-112页
        6.3.1 KC_8的晶体结构和布里渊区第106-107页
        6.3.2 KC_8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结果和分析第107-109页
        6.3.3 实验方法第109页
        6.3.4 小结第109-11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28-130页
简历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综合性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miR-210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血管向分化作用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