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改造技术 | 第11-16页 |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类型及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类型分类 | 第11页 |
2.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2.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改造)技术 | 第14-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检测与判别 | 第16-29页 |
3.1 板底脱空成因及对加铺层的影响 | 第16页 |
3.2 板底脱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 第16-27页 |
3.2.1 板底脱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页 |
3.2.2 板底脱空无损检测技术介绍 | 第17-20页 |
3.2.3 板底脱空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 第20-27页 |
3.3 脱空处治措施 | 第27-28页 |
3.3.1 常用处治措施 | 第27页 |
3.3.2 处治措施的选择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工艺 | 第29-47页 |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方法及标准 | 第29-35页 |
4.1.1 评价方法简介 | 第29-30页 |
4.1.2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 第30-32页 |
4.1.3 结构承载能力检测与评价 | 第32页 |
4.1.4 行驶质量评价 | 第32-33页 |
4.1.5 抗滑能力评价 | 第33页 |
4.1.6 研究采用的检测方法 | 第33-35页 |
4.2 破碎设备比较及决策 | 第35-39页 |
4.2.1 破碎设备基本要求 | 第35页 |
4.2.2 破碎设备及相关技术介绍分析 | 第35-38页 |
4.2.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指标与破碎工艺的对策模型 | 第38-39页 |
4.3 多锤头碎石化的理论 | 第39-46页 |
4.3.1 多锤头碎石化破碎原理分析 | 第39-41页 |
4.3.2 碎石化层的形成原理 | 第41-43页 |
4.3.3 路面碎石化层的强度形成分析 | 第43-45页 |
4.3.4 碎石化后混凝土层的功能定位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多锤头碎石化技术的应用 | 第47-63页 |
5.1 多锤头碎石化设备 | 第47-48页 |
5.2 锤头高度和锤头间距对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5.3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工艺 | 第51-53页 |
5.3.1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准备 | 第51-52页 |
5.3.2 多锤头碎化施工工艺流程 | 第52-53页 |
5.3.3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工艺 | 第53页 |
5.4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质量控制 | 第53-56页 |
5.4.1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质量检验内容 | 第53-54页 |
5.4.2 质量控制标准及质量检测方法 | 第54-56页 |
5.5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 第56-62页 |
5.5.1 旧路概况 | 第56-57页 |
5.5.2 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57-58页 |
5.5.3 对破碎宽度的调整 | 第58页 |
5.5.4 破碎机落锤高度和落锤间距具体施工参数的确定 | 第58页 |
5.5.5 多锤头破碎的施工控制 | 第58-59页 |
5.5.6 破碎后的质量检测 | 第59-61页 |
5.5.7 使用效果评价 | 第61-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