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军事教育、军事训练论文--军事院校、院校训练论文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系统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方法设计第15-21页
    2.1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依据第15-16页
        2.1.1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第15-16页
        2.1.2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的李克斯特五点量表测量法第16页
    2.2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量表测试准确性的实验验证第16-18页
        2.2.1 实验目的第16页
        2.2.2 实验对象选取第16-17页
        2.2.3 实验设计第17页
        2.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7-18页
    2.3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方法选取第18-21页
        2.3.1 素养的个体感知情况第19页
        2.3.2 常见的素养测量方法第19-21页
第三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专用题库设计第21-36页
    3.1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题项拟定与初步筛选第21-24页
        3.1.1 项目编写说明书设计第21-22页
        3.1.2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题型的确定第22页
        3.1.3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题项拟定第22-23页
        3.1.4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题项分值设置第23页
        3.1.5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题项初步筛选第23-24页
    3.2 题项质量检验的理论依据:经典测量理论概述第24-27页
        3.2.1 经典测量理论简介第24-25页
        3.2.2 经典测量理论的相关指标第25-27页
    3.3 题项质量检验第27-36页
        3.3.1 实验对象选取第27-28页
        3.3.2 项目分析第28-30页
        3.3.3 建构效度检验第30-32页
        3.3.4 测验试卷信度检验第32-34页
        3.3.5 题项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计算第34-36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报告设计第36-45页
    4.1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结果量化公式第36-41页
        4.1.1 个体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结果量化公式第36-37页
        4.1.2 群体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结果量化公式第37-38页
        4.1.3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水平量化公式的验证第38-41页
    4.2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报告设计第41-45页
        4.2.1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水平的等级划分第41-42页
        4.2.2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试评语与建议第42-44页
        4.2.3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试报告设计第44-45页
第五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系统设计第45-50页
    5.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45-48页
        5.1.1 登录模块第45页
        5.1.2 系统管理模块第45-46页
        5.1.3 组卷模块第46-47页
        5.1.4 在线测评模块第47页
        5.1.5 阅卷模块第47页
        5.1.6 成绩管理模块第47页
        5.1.7 题库管理模块第47页
        5.1.8 统计分析模块第47-48页
    5.2 性能需求分析第48页
        5.2.1 安全需求第48页
        5.2.2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第48页
        5.2.3 易用性和易维护性第48页
        5.2.4 准确性和及时性第48页
        5.2.5 系统的标准性第48页
    5.3 系统工作流程第48-50页
第六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测评系统的实现第50-62页
    6.1 系统功能实现第50-58页
        6.1.1 登录模块第50-51页
        6.1.2 系统管理模块第51-53页
        6.1.3 组卷模块第53-54页
        6.1.4 在线测评模块第54-55页
        6.1.5 阅卷模块第55页
        6.1.6 成绩管理模块第55-56页
        6.1.7 题库管理模块第56页
        6.1.8 统计分析模块第56-58页
    6.2 系统部署方案第58-59页
    6.3 安全防护体系第59-62页
        6.3.1 系统安全性第59-60页
        6.3.2. 在线测评过程的安全性第60-61页
        6.3.3 防舞弊措施第61-6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7.1 研究总结第62-63页
    7.2 未来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茅台酒文化全球对比分析及世界遗产价值
下一篇:贵州喀斯特不同地区无籽刺梨品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