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特种贸易论文

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第10页
        1.2.2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技术的影响第10-11页
        1.2.3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11页
        1.2.4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第11-12页
        1.2.5 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第12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3 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第14-20页
    2.1 国际服务外包的内涵第14-16页
        2.1.1 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第14页
        2.1.2 服务外包的分类第14-16页
    2.2 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2.2.1 比较优势理论第16-17页
        2.2.2 交易成本理论第17-18页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第20-29页
    3.1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第20-21页
        3.1.1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摸索发展阶段(2006 年以前)第20页
        3.1.2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平稳发展阶段(2006-2010)第20-21页
        3.1.3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跨越发展阶段(2011-至今)第21页
    3.2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第21-25页
        3.2.1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总量增长明显第22页
        3.2.2 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以ITO为主第22-23页
        3.2.3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地区分布不均衡第23-24页
        3.2.4 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向多元化发展第24-25页
    3.3 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3.3.1 起步晚、技术落后、相关经验缺乏第25-26页
        3.3.2 企业发展规模小,业务单一,承接服务外包能力差第26页
        3.3.3 通信网络建设水平落后第26页
        3.3.4 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缺乏第26-27页
        3.3.5 缺乏专门针对服务外包的协会或网站第27-29页
第4章 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机理分析第29-36页
    4.1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贸易效应第29-30页
    4.2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第30-31页
    4.3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第31-32页
    4.4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第32-34页
        4.4.1 直接影响承接国的就业第32-33页
        4.4.2 通过影响关联产业影响就业第33页
        4.4.3 通过改变就业结构影响就业第33页
        4.4.4 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第33-34页
        4.4.5 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影响就业第34页
    4.5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经济增长效应第34-36页
第5章 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第36-42页
    5.1 研究方法第36-37页
        5.1.1 灰色关联理论简介第36页
        5.1.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第36-37页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分析第37-39页
        5.2.1 变量选取第37页
        5.2.2 数据来源第37-38页
        5.2.3 数据处理第38-39页
    5.3 实证检验第39-40页
        5.3.1 计算差序列和两极差第39页
        5.3.2 服务外包总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度的计算及排序第39-40页
    5.4 结论分析第40-42页
第6章 对吉林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第42-46页
    6.1 政府层面第42-44页
        6.1.1 加大政府对国际服务外包的支持力度第42页
        6.1.2 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环境第42页
        6.1.3 政府应加强对外包人才的培训以及积极吸引高端人才的加盟第42-43页
        6.1.4 政府应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43页
        6.1.5 建设服务外包行业中介组织第43-44页
    6.2 企业层面第44-46页
        6.2.1 加强企业服务外包品牌建设第44页
        6.2.2 培养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第44-45页
        6.2.3 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原位生成烯酮亚胺参与的若干反应研究
下一篇:新型高分子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药物运输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