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多巴胺的新型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其原理 | 第8-10页 |
1.2.1 双电层电容的储能机理 | 第8-9页 |
1.2.2 赝电容的储能机理 | 第9-10页 |
1.3 碳材料 | 第10-14页 |
1.3.1 活性炭 | 第10页 |
1.3.2 碳纳米管 | 第10-11页 |
1.3.3 模板碳材料 | 第11-12页 |
1.3.4 其他碳材料 | 第12页 |
1.3.5 氮掺杂碳材料 | 第12-14页 |
1.4 氮掺杂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5 氮掺杂碳材料的展望 | 第14-1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5-19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15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2.3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16-17页 |
2.3.1 聚多巴胺球的制备 | 第16页 |
2.3.2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16-17页 |
2.4 表征 | 第17-18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17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17页 |
2.4.3 红外光谱测试 | 第17页 |
2.4.4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17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17-18页 |
2.4.6 拉曼光谱测试 | 第18页 |
2.4.7 BET比表面积测试 | 第18页 |
2.5 电化学测试 | 第18-19页 |
第3章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19-33页 |
3.1 引言 | 第19-20页 |
3.2 材料的制备 | 第20-2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2页 |
3.3.1 形貌表征 | 第21-22页 |
3.3.2 碳化温度对材料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22-27页 |
3.3.3 活化过程对材料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4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