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昌达沟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3页
        1.2.1 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昌达沟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第12页
        1.2.3 存在主要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3-16页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第16-23页
    2.1 地层第17页
    2.2 构造第17-20页
    2.3 岩浆岩第20-21页
        2.3.1 印支期岩浆岩第20页
        2.3.2 燕山早期岩浆岩第20页
        2.3.3 燕山晚期岩浆岩第20-21页
    2.4 变质岩第21-22页
        2.4.1 区域变质岩第21页
        2.4.2 接触变质岩第21页
        2.4.3 自变质岩第21-22页
        2.4.4 动力变质岩第22页
    2.5 矿产第22-23页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23-32页
    3.1 矿区地质特征第23-25页
        3.1.1 地层第23-24页
        3.1.2 构造第24-25页
        3.1.3 岩浆岩第25页
    3.2 昌达沟铜矿床第25-31页
        3.2.1 矿体分布第25-26页
        3.2.2 矿体形状、产状、规模第26-29页
        3.2.3 矿石特征第29-30页
        3.2.4 蚀变类型第30-31页
    3.3 则日铜矿床第31页
    3.4 额龙铜矿点第31-32页
第4章 含矿斑岩特征第32-50页
    4.1 岩石学特征第32-34页
    4.2 岩石化学特征第34-42页
        4.2.1 微量元素第38-40页
        4.2.2 稀土元素第40-42页
    4.3 年代学第42-48页
    4.4 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成因探讨第50-55页
    5.1 义敦岛弧带南北段斑岩体特征对比第50-54页
    5.2 昌达沟地区斑岩铜矿成因分析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话语标记语I mean的语法化研究
下一篇:李宁公司高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