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理论视野下的宗教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依据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5页 |
2.1 宗教产生的原因探究 | 第16-19页 |
2.1.1 面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 第16-17页 |
2.1.2 实现人群整合的手段 | 第17-18页 |
2.1.3 人类探索世界终极本原的结论 | 第18-19页 |
2.2 宗教的历史发展 | 第19-21页 |
2.2.1 原始思维与图腾崇拜 | 第19-20页 |
2.2.2 多神教与诸神的战争 | 第20-21页 |
2.2.3 一神教与世界历史的出现 | 第21页 |
2.3 宗教的本质 | 第21-24页 |
2.3.1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第22页 |
2.3.2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 第22-23页 |
2.3.3 宗教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宗教发展趋势的多维视角 | 第25-35页 |
3.1 宗教学者对宗教发展趋势的思考 | 第25-29页 |
3.1.1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2 宗教致力于解决人的问题 | 第26-27页 |
3.1.3 宗教发展的两种前途 | 第27-29页 |
3.2 宗教界对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 | 第29-31页 |
3.2.1 基督教的上帝与末日审判 | 第29页 |
3.2.2 佛教的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 第29-30页 |
3.2.3 伊斯兰教的真主与复生日 | 第30-31页 |
3.3 无神论者对宗教的批判 | 第31-33页 |
3.3.1 人类是进化的结果 | 第31-32页 |
3.3.2 自然界没有神的位置 | 第32-33页 |
3.3.3 理性和逻辑排斥宗教教义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坚持宗教趋向于消亡的理论 | 第35-43页 |
4.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前史 | 第35-37页 |
4.1.1 施特劳斯对福音书的历史批判 | 第35-36页 |
4.1.2 鲍威尔的宗教异化理论 | 第36页 |
4.1.3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哲学 | 第36-37页 |
4.2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第37-40页 |
4.2.1 宗教构建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 第38页 |
4.2.2 宗教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辩护关系 | 第38-39页 |
4.2.3 宗教是人的精神枷锁 | 第39-40页 |
4.3 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 | 第40-42页 |
4.3.1 宗教消亡的条件和长期性 | 第40-41页 |
4.3.2 宗教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 第41页 |
4.3.3 宗教趋向消亡的方式方法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