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AquaCrop模型简介 | 第12-19页 |
1.2.1 模型的理论核心 | 第12-13页 |
1.2.2 模型的运行流程 | 第13-17页 |
1.2.3 模型的输入输出 | 第17-18页 |
1.2.4 模型的参数化、校准与验证指导 | 第18-19页 |
1.2.5 ET0计算器介绍 | 第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作物灌溉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AquaCrop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23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2.2 试验处理 | 第24页 |
2.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4-26页 |
2.3.1 气象数据 | 第24页 |
2.3.2 作物资料 | 第24-25页 |
2.3.3 土壤资料 | 第25-26页 |
2.3.4 管理资料 | 第26页 |
2.4 AquaCrop模型校准与验证 | 第26-28页 |
2.4.1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第26页 |
2.4.2 模型的校准过程 | 第26页 |
2.4.3 AquaCrop模型的验证与评估 | 第26-27页 |
2.4.4 水分利用效率评价 | 第27-28页 |
第三章 AquaCrop模型参数校准与验证 | 第28-34页 |
3.1 AquaCrop模型的校准结果 | 第28-31页 |
3.1.1 土体贮水量模拟 | 第28-29页 |
3.1.2 冠层覆盖度模拟 | 第29-30页 |
3.1.3 地上部生物量模拟 | 第30页 |
3.1.4 最终生物量与产量模拟 | 第30-31页 |
3.2 AqauCrop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31-33页 |
3.2.1 土体贮水量模拟 | 第31-32页 |
3.2.2 冠层覆盖度模拟 | 第32页 |
3.2.3 地上部生物量模拟 | 第32-33页 |
3.2.4 最终生物量与产量模拟 | 第33页 |
3.3 最终确定的作物参数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滴灌春小麦净灌溉需水量模拟研究 | 第34-45页 |
4.1 降水年型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34-38页 |
4.1.1 降水年型的确定 | 第34-37页 |
4.1.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4.2 播种日期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1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4.3 土壤水分消耗量阈值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1 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4.4 土壤质地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1 结果与分析 | 第42页 |
4.5 地下水位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1 结果与分析 | 第43页 |
4.6 初始土壤剖面含水量对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4.6.1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分析 | 第45-49页 |
5.1 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方案设定 | 第45-46页 |
5.1.1 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背景设定 | 第45页 |
5.1.2 不同降水典型年下的滴灌春小麦净灌溉需水量模拟 | 第45页 |
5.1.3 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方案设定 | 第45-46页 |
5.2 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分析 | 第46-49页 |
5.2.1 湿润年下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分析 | 第46-47页 |
5.2.2 正常年下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分析 | 第47页 |
5.2.3 干旱年下滴灌春小麦灌溉制度模拟分析 | 第47-49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6.1 讨论与结论 | 第49-51页 |
6.1.1 讨论 | 第49-50页 |
6.1.2 结论 | 第50-51页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1-53页 |
6.2.1 存在问题 | 第51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