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预报论文--预报方法论文--数值预报方法论文

GRAPES-MESO模式浅对流参数化的改进与试验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浅对流的重要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4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GRAPES-Meso模式介绍第18-28页
    2.1 GRAPES-Meso模式概述第18-19页
    2.2 GRAPES-Meso模式动力框架主要特点第19-21页
        2.2.1 模式预报变量及方程组第19-20页
        2.2.2 垂直坐标、时空离散、边界条件第20-21页
    2.3 GRAPES-Meso模式的物理过程配置第21-28页
        2.3.1 模式主要物理过程配置第21-24页
        2.3.2 KF 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第24-28页
第三章 GRAPES-Meso浅对流激发的改进方案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浅对流激发的改进设计第28-31页
        3.2.1 温湿联合概率密度函数JPDF第29-30页
        3.2.2 温湿扰动第30-31页
        3.2.3 闭合假设和云参量的计算第31页
    3.3 方案在GRAPES-Meso程序中的实现第31-32页
    3.4 方案中有关参数的确定第32-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四章 改进方案的数值试验第38-60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试验设计和资料第38-41页
        4.2.1 试验设计第38-39页
        4.2.2 资料与检验方法第39-41页
    4.3 个例试验结果分析第41-55页
        4.3.1 天气个例选择第41-47页
        4.3.2 模拟结果的基础验证第47-48页
        4.3.3 浅对流的激发及浅对流云第48-50页
        4.3.4 浅对流过程对环境温湿和云水的反馈第50-52页
        4.3.5 地面降水及气温的响应变化第52-55页
    4.4 批量试验结果分析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0-64页
    5.1 研究结论第60-62页
    5.2 讨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NSO与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关系及所引起的下游效应
下一篇: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风险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