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墩遗址的保护利用探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7页 |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第一章 高城墩遗址概述 | 第10-15页 |
| 第一节 遗址的基本情况 | 第10-11页 |
| 一、地理位置 | 第10页 |
| 二、环境状况 | 第10-11页 |
| 三、发掘前保存状况 | 第11页 |
| 四、发掘经过 | 第11页 |
| 第二节 遗址的价值 | 第11-15页 |
| 一、高等级的墓葬形制 | 第11-12页 |
| 二、精致的玉器 | 第12-13页 |
| 三、良渚时期的区域中心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高城墩遗址的保护利用现状 | 第15-24页 |
| 第一节 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 | 第15页 |
| 第二节 被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建立了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陈列馆 | 第16-22页 |
| 一、陈列馆的可取之处 | 第17-18页 |
| 二、陈列馆的不足之处 | 第18-22页 |
| 第四节 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高城墩遗址保护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4-32页 |
| 第一节 政府部门 | 第24-27页 |
| 一、财政投入不足 | 第24页 |
| 二、宣传教育不够 | 第24-25页 |
| 三、政府部门的规划问题 | 第25-27页 |
| 第二节 遗址自身 | 第27-30页 |
| 一、地处偏远 | 第27页 |
| 二、个性化特征难以展示 | 第27-28页 |
| 三、遗址“空洞化”问题 | 第28-29页 |
| 四、难以进行旅游开发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当地居民对遗址保护热情不高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高城墩遗址保护利用的改进建议 | 第32-46页 |
| 第一节 建设市县级考古遗址公园 | 第32-41页 |
| 一、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 | 第32-33页 |
| 二、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及作用 | 第33-35页 |
| 三、建设江阴市高城墩考古遗址公园 | 第35-41页 |
| 第二节 陈列馆改进建议 | 第41-46页 |
| 一、加大投入 | 第41-42页 |
| 二、加强宣传 | 第42页 |
| 三、健全基础设施 | 第42-43页 |
| 四、改进陈列方式 | 第43-44页 |
| 五、引进人才 | 第44-45页 |
| 六、加强与本市学校的合作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