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5页 |
1.1 犬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8页 |
1.1.1 犬心脏病的发病率 | 第8页 |
1.1.2 犬瓣膜病的发病率 | 第8页 |
1.1.2.1 犬先天性瓣膜病的发病率 | 第8页 |
1.1.2.2 犬后天性瓣膜病的发病率 | 第8页 |
1.2 犬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 第8-10页 |
1.2.1 犬心脏的解剖结构 | 第8-9页 |
1.2.2 心脏的生理功能 | 第9页 |
1.2.3 心脏瓣膜的生理作用 | 第9-10页 |
1.3 瓣膜性心脏病的定义 | 第10页 |
1.4 瓣膜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 | 第10-12页 |
1.4.1 瓣膜病的生理病理 | 第10-11页 |
1.4.1.1 遗传 | 第10页 |
1.4.1.2 瓣膜的先天性畸形 | 第10页 |
1.4.1.3 瓣膜的退行性变化 | 第10-11页 |
1.4.2 瓣膜病的诱因 | 第11-12页 |
1.4.2.1 年龄 | 第11页 |
1.4.2.2 肥胖 | 第11-12页 |
1.4.2.3 感染 | 第12页 |
1.4.2.4 妊娠 | 第12页 |
1.5 瓣膜病的分类和病理 | 第12-15页 |
1.5.1 主动脉瓣的分类和病理 | 第12-13页 |
1.5.1.1 主动脉狭窄(AS) | 第12-13页 |
1.5.1.2 主动脉闭锁不全(AI)的病因和病理 | 第13页 |
1.5.2 二尖瓣病变的分类及病理 | 第13-14页 |
1.5.2.1 二尖瓣狭窄(MS) | 第13-14页 |
1.5.2.2 二尖瓣闭锁不全(MI) | 第14页 |
1.5.3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 第14-15页 |
1.5.4 多瓣膜和混合性瓣膜性心脏病 | 第15页 |
1.6 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 | 第15页 |
1.6.1 呼吸困难与咳嗽 | 第15页 |
1.6.2 体力下降 | 第15页 |
1.6.3 体腔积液 | 第15页 |
1.6.4 食欲缺乏 | 第15页 |
1.6.5 晕厥(休克) | 第15页 |
1.7 心力衰竭的评估 | 第15-16页 |
1.7.1 纽约心脏协会心衰竭分级 | 第15-16页 |
1.7.2 国际小动物心脏健康会议标准 | 第16页 |
1.7.3 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衰竭分级 | 第16页 |
1.8 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断 | 第16-21页 |
1.8.1 问诊 | 第16页 |
1.8.2 听诊 | 第16-17页 |
1.8.2.1 听诊部位 | 第16-17页 |
1.8.2.2 听诊的结果 | 第17页 |
1.8.2.3 心杂音的分级标准 | 第17页 |
1.8.3 视诊、触诊和叩诊 | 第17-18页 |
1.8.3.1 视诊 | 第17-18页 |
1.8.3.2 触诊 | 第18页 |
1.8.3.3 叩诊 | 第18页 |
1.8.4 实验室检查 | 第18-19页 |
1.8.4.1 血常规检查 | 第18页 |
1.8.4.2 血液生化检查 | 第18页 |
1.8.4.3 血气分析检查 | 第18-19页 |
1.8.5 心脏X光检查 | 第19-20页 |
1.8.5.1 心脏X光检查的投照要求 | 第19-20页 |
1.8.5.2 传统的测量评估法 | 第20页 |
1.8.5.3 椎体测量系统 | 第20页 |
1.8.6 心脏超声检查 | 第20-21页 |
1.8.7 心电图检查 | 第21页 |
1.8.8 血压 | 第21页 |
1.9 瓣膜病的治疗 | 第21-25页 |
1.9.1 氧气疗法 | 第22页 |
1.9.2 饮食疗法 | 第22页 |
1.9.3 药物疗法 | 第22-25页 |
1.9.3.1 利尿剂 | 第22-23页 |
1.9.3.2 血管扩张剂 | 第23页 |
1.9.3.3 正性肌力药 | 第23页 |
1.9.3.4 钙通道阻断剂 | 第23-24页 |
1.9.3.4 中医治疗 | 第24页 |
1.9.3.5 手术疗法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1 材料 | 第25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5页 |
2.1.2 诊断仪器 | 第25页 |
2.1.3 主要药物 | 第25页 |
2.2 方法 | 第25-28页 |
2.2.1 问诊 | 第25页 |
2.2.2 听诊 | 第25-26页 |
2.2.3 实验室检查 | 第26页 |
2.2.4 心脏X光检查 | 第26页 |
2.2.5 心脏超声检查 | 第26页 |
2.2.6 心电图检查 | 第26-27页 |
2.2.7 血压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43页 |
3.1 病例统计 | 第28-29页 |
3.2 先天性瓣膜病例的检查与处置 | 第29-32页 |
3.2.1 病例检查 | 第29-32页 |
3.2.1.1 临床检查 | 第29页 |
3.2.1.2 血常规检查 | 第29-30页 |
3.2.1.3 血液生化检查 | 第30页 |
3.2.1.4 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 第30页 |
3.2.1.5 X射线检查 | 第30-31页 |
3.2.1.6 彩色多普勒检查 | 第31-32页 |
3.2.2 初步诊断 | 第32页 |
3.2.3 治疗与处置 | 第32页 |
3.3 后天性瓣膜病的检查与处置 | 第32-43页 |
3.3.1 病例检查 | 第32-41页 |
3.3.1.1 临床检查 | 第32-34页 |
3.3.1.2 血常规检查 | 第34-35页 |
3.3.1.3 血液生化检查 | 第35-36页 |
3.3.1.4 血气分析检查 | 第36-37页 |
3.3.1.5 胸部X光检查 | 第37-38页 |
3.3.1.6 彩色多普勒检查 | 第38-40页 |
3.3.1.7 心电图检查 | 第40-41页 |
3.3.2 治疗与处置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52页 |
4.1 犬瓣膜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43页 |
4.1.1 先天性瓣膜病流行病学分析 | 第43页 |
4.1.2 后天性瓣膜病流行病学分析 | 第43页 |
4.2 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治分析 | 第43-49页 |
4.2.1 病例1的诊治分析 | 第43-45页 |
4.2.2 病例2的诊治分析 | 第45-46页 |
4.2.3 病例5的诊治分析 | 第46-47页 |
4.2.4 病例6的诊治分析 | 第47-48页 |
4.2.5 病例9的诊治分析 | 第48-49页 |
4.3 瓣膜性心脏病的综合防治 | 第49-52页 |
4.3.1 加强宠物主人对爱犬的饲养管理 | 第49-50页 |
4.3.1.1 日常管理 | 第49页 |
4.3.1.2 避免近亲繁殖 | 第49页 |
4.3.1.3 瓣膜病患犬避免妊娠 | 第49-50页 |
4.3.1.4 患犬的正确护理 | 第50页 |
4.3.2 提高临床兽医师的诊治水平 | 第50-52页 |
4.3.2.1 提高瓣膜病诊断的准确性 | 第50页 |
4.3.2.2 合理的用药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页 |
6 创新点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ABSTRACT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