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医证素初探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回顾 | 第11-19页 |
1 现代医学对ET的认识 | 第11-15页 |
1.1 ET的诊断 | 第11页 |
1.2 西医对ET的发生发展机制 | 第11-14页 |
1.3 ET的预后评估及治疗 | 第14-15页 |
2 传统中医学对ET的认识 | 第15-18页 |
2.1 ET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16-17页 |
2.2 ET的“论治” | 第17-18页 |
3 总结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分析 | 第19-31页 |
1 资料收集 | 第1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9页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9页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1 证素采集 | 第19-20页 |
2.2 中医证素积分标准 | 第20页 |
2.3 病例的分组标准 | 第20页 |
2.4 数据的统计及分析比较 | 第20-21页 |
3 结果 | 第21-31页 |
3.1 ET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 | 第21页 |
3.2 ET的证素分布特点 | 第21-26页 |
3.3 证素分布的分层比较 | 第26-30页 |
3.4 证素的聚类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31-34页 |
1 对ET主要病位证素的分析探讨 | 第31-32页 |
2 对ET主要病位证素的分析探讨 | 第32-33页 |
3 对ET主要证素分层比较的分析探讨 | 第33页 |
4 证素分布对临床的治疗的指导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ET证候采集表 | 第39-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