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社区护理学论文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3-24页
    1 糖尿病概述第13-14页
        1.1 糖尿病的危害第13页
        1.2 我国DM的发病情况第13-14页
    2 自我管理在DM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第14-21页
        2.1 自我管理的概念第14-15页
        2.2 国外DM患者自我管理的发展演变第15-16页
        2.3 我国DM患者自我管理的近况第16-17页
        2.4 社区DM患者自我管理的需求第17页
        2.5 社区DM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第17-19页
        2.6 社区DM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模式第19-21页
            2.6.1 全程管理干预模式第19-20页
            2.6.2 链式分层管理模式第20页
            2.6.3 动机访谈干预模式第20-21页
            2.6.4 授权能力干预模式第21页
        2.7 社区DM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21页
    3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的概念第21-24页
        3.1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的核心原则和实施步骤第22-23页
        3.2 国外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的研究进展第23页
        3.3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在国内的实践和启示第23-24页
        3.4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4-43页
    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2 临床资料与方法第25-30页
        2.1 研究对象第25-26页
            2.1.1 纳入标准第25页
            2.1.2 DM诊断标准第25页
            2.1.3 排除标准第25页
            2.1.4 脱落标准第25-26页
        2.2 研究方法第26-30页
            2.2.1 随机分组第26页
            2.2.2 干预方法第26-28页
            2.2.3 观察指标第28-29页
            2.2.4 统计学分析第29-30页
    3 结果第30-35页
        3.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第30-31页
        3.2 患者干预前的观察指标基线比较第31-32页
        3.3 实施不同的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比较第32-35页
            3.3.1 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DCP)的比较第32-33页
            3.3.2 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忧虑情绪(K10)得分比较第33-34页
            3.3.3 干预6个和12个月后,比较不同干预模式对DM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第34-35页
    4 讨论第35-41页
        4.1 不同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管水平密西根糖尿病评定量表(DCP)得分的影响结果分析第36-37页
        4.2 两种干预模式对DM患者忧虑情绪影响的分析第37-38页
        4.3 两种干预模式对DM患者相关代谢指标影响的分析第38-39页
        4.4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与其他慢病管理模式异同点分析第39-40页
        4.5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SMCM)实施的要点分析第40-41页
    5 结论第41-43页
        5.1 结论第41页
        5.2 创新点第41-42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2-43页
            5.3.1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第42页
            5.3.2 课题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1 科技查新报告第47-50页
附录2 患者授课计划表第50页
附录3 患者一般信息登记表第50-52页
附录4 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密根西评定量表(DCP)第52-56页
附表5 代谢指标随访表第56-57页
附录6 K10量表第57-58页
附录7 个案管理优势跟踪表第58-60页
附录8 个案管理计划跟踪表第60-61页
附录9 苏州市新技术二等奖发文第61-63页
附录10 教师资格证第63-64页
附录11 知情同意书第64-65页
附录12 英文缩略词第65-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五环内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结构十年变化研究
下一篇:刺槐不同来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