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梅雨降水过程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1.2 利用云模式研究梅雨期强降水过程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梅雨锋系统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1.2.2 影响降水系统发展的正压过程 | 第13-14页 |
| 1.2.3 云凝物辐射效应对于降水的影响 | 第14-17页 |
| 1.2.4 利用云模式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2 研究方案 | 第19-23页 |
| 2.1 云分辨尺度模式简介 | 第19-20页 |
| 2.2 数据资料 | 第20页 |
| 2.3 模拟实验 | 第20-23页 |
| 3 2011年6月梅雨降水过程天气分析 | 第23-31页 |
| 3.1 个例简介 | 第23-25页 |
| 3.2 大尺度环流背景场 | 第25-28页 |
| 3.3 卫星资料特征 | 第28-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4 2011年6月梅雨降水过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1-51页 |
| 4.1 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对比 | 第31页 |
| 4.2 降水特征 | 第31-36页 |
| 4.3 扰动动能收支分析 | 第36-39页 |
| 4.4 正压动能转换过程 | 第39-41页 |
| 4.5 影响正压动能转换的因素 | 第41-45页 |
| 4.6 影响水平动量垂直输送的因素 | 第45-49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云滴、雨滴、冰滴与雪、霰的辐射效应对梅雨降水过程的影响 | 第51-60页 |
| 5.1 敏感性实验设计 | 第51页 |
| 5.2 基准实验与敏感性实验结果对比 | 第51-59页 |
| 5.2.1 云收支方程中的降水率、净凝结过程、云凝物变化过程 | 第51-53页 |
| 5.2.2 正压动能转换过程 | 第53-5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 6.1 总结 | 第60页 |
| 6.2 讨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