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泥石流的物源降雨启动模拟及危险性评价--以密云县大洼沟为例

内容提要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泥石流物源降雨启动条件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泥石流危害范围模拟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2章 大洼沟小流域区域地质环境概况第25-35页
    2.1 气象水文第26-28页
        2.1.1 气温第26页
        2.1.2 水文第26-28页
    2.2 地形地貌第28-30页
    2.3 大洼沟小流域地质条件第30-34页
        2.3.1 地质构造第30-32页
        2.3.2 地层第32-33页
        2.3.3 岩浆岩第33页
        2.3.4 水文地质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大洼沟小流域泥石流发育条件第35-57页
    3.1 大洼沟谷特征第35-37页
    3.2 大洼沟泥石流形成区特征第37-43页
    3.3 大洼沟泥石流流通区特征第43-51页
    3.4 大洼沟堆积区及流体特征第51-54页
    3.5 大洼沟小流域岸坡结构特征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大洼沟小流域泥石流特征第57-65页
    4.1 小流域固体物源储量评估第57-60页
    4.2 小流域基本特征评判第60-62页
    4.3 泥石流发展阶段评价第62页
    4.4 泥石流易发度评价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泥石流物源降雨启动模型试验第65-115页
    5.1 物理模拟试验原理第65-66页
        5.1.1 模型相似关系第65-66页
        5.1.2 降雨设计第66页
        5.1.3 后方汇水设计第66页
    5.2 模拟试验平台第66-67页
        5.2.1 室外试验模型第66-67页
        5.2.2 室内试验模型第67页
    5.3 试验设计参数第67-72页
        5.3.1 试验物源选取第67-68页
        5.3.2 洪水设计参数第68页
        5.3.3 相似比例处理第68-69页
        5.3.4 粒径处理第69-71页
        5.3.5 降雨喷头设计第71-72页
    5.4 室外物理模型模拟试验与分析第72-82页
        5.4.1 工况 1——十年转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73-76页
        5.4.2 工况 2——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76-79页
        5.4.3 工况 3——土体饱和后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79-82页
    5.5 室内物理模型模拟试验与分析第82-103页
        5.5.1 工况 1——十年一遇转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83-87页
        5.5.2 工况 2——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87-91页
        5.5.3 工况 3——土体饱和后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91-95页
        5.5.4 工况 4——五十年一遇降雨条件第95-99页
        5.5.5 工况 5——超百年一遇降雨条件第99-103页
    5.6 基于物理模拟的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第103-113页
        5.6.1 大洼沟泥石流物源启动分析第103-109页
        5.6.3 物源启动的激发雨量第109-113页
    5.7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6章 大洼沟泥石流危害范围的数值模拟第115-133页
    6.1 泥石流危害范围数值模拟原理第115-122页
        6.1.1 泥石流淹没模型基本原理第115-117页
        6.1.2 LAHARZ模型参数确定第117-118页
        6.1.3 改进淹没模型参数确定第118-122页
    6.2 大洼沟泥石流危害范围预测模型第122-130页
        6.2.1 Laharz泥石流危害范围预测模型第122-126页
        6.2.2 大洼沟模拟数据预处理第126-128页
        6.2.3 泥石流淹没危害数值模拟第128-130页
    6.3 本章小结第130-133页
第7章 大洼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第133-149页
    7.1 大洼沟小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第133-139页
        7.1.1 危险度算法原理第133-136页
        7.1.2 大洼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第136-139页
    7.2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第139-148页
        7.2.1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方法第139-140页
        7.2.2 评价指标分级赋值第140-141页
        7.2.3 危险性分区第141-148页
    7.3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8章 结论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Y公司生产性员工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