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12-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1.3.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2.1 高校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 2.1.1 国内高校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 | 第13-16页 |
| 2.1.2 国外高校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 | 第16-17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19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9页 |
| 3.2.3 数据分析法 | 第19页 |
| 3.2.4 专家访谈法 | 第19页 |
| 4 分析与结果 | 第19-32页 |
| 4.1“运动成都”品牌实施情况 | 第19-20页 |
| 4.2 成都市高校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 | 第20-24页 |
| 4.2.1 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 第20-22页 |
| 4.2.2 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长 | 第22页 |
| 4.2.3 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 第22-23页 |
| 4.2.4 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选择 | 第23页 |
| 4.2.5 参与体育活动的消费去向 | 第23-24页 |
| 4.3 影响成都市高校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 第24-32页 |
| 4.3.1 主观因素 | 第24-27页 |
| 4.3.2 客观因素 | 第27-32页 |
| 4.4 体育学院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与非体育学院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差异性 | 第32页 |
| 5 结论与对策 | 第32-34页 |
| 5.1 结论 | 第32-33页 |
| 5.2 对策 | 第33-34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件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