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表 | 第3-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2.1 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生物学功能及调控 | 第14-20页 |
1.2.2 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微孔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第29-7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5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9-30页 |
2.1.2 菌株及载体 | 第30页 |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0-31页 |
2.1.4 微孔草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1.5 微孔草MsD6DES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 | 第32-36页 |
2.1.6 微孔草MsD6DES基因5'端的克隆(5'-RACE) | 第36-40页 |
2.1.7 微孔草MsD6DES基因3'端的克隆(3'-RACE) | 第40-43页 |
2.1.8 微孔草MsD6DES基因特性分析 | 第43页 |
2.1.9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6页 |
2.1.10 转化烟草 | 第46-49页 |
2.1.11 微孔草Actin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 | 第49-51页 |
2.1.12 实时定量PCR | 第51-5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53-76页 |
2.2.1 微孔草总RNA的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第53页 |
2.2.2 微孔草MsD6DES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 | 第53-55页 |
2.2.3 微孔草MsD6DES基因5'端的克隆 | 第55-56页 |
2.2.4 微孔草MsD6DES基因3'端的克隆 | 第56-57页 |
2.2.5 微孔草MsD6DE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65页 |
2.2.6 植物表达载体pCAM1301-MsD6D的构建 | 第65-68页 |
2.2.7 烟草的遗传转化和筛选 | 第68-73页 |
2.2.8 微孔草肌动蛋白(Actin)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 | 第73-76页 |
2.2.9 微孔草MsD6DES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76页 |
2.3 讨论 | 第76-78页 |
2.3.1 微孔草△6-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 | 第76-77页 |
2.3.2 微孔草△6-脂肪酸脱氢酶的功能 | 第77-78页 |
2.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三章 微孔草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及其过程中γ-亚麻酸的调控机制 | 第79-9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79-82页 |
3.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79-80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80-82页 |
3.2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82-8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83-92页 |
3.3.1 温度胁迫对MsD6DE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3-84页 |
3.3.2 温度胁迫对微孔草叶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84-86页 |
3.3.3 温度胁迫下脂肪酸不饱和度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86页 |
3.3.4 温度胁迫对微孔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86-91页 |
3.3.5 温度胁迫对微孔草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91-92页 |
3.4 讨论 | 第92-96页 |
3.4.1 温度胁迫对微孔草膜脂组成的影响 | 第92-93页 |
3.4.2 微孔草脂肪酸不饱和度和细胞膜透性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 第93页 |
3.4.3 温度胁迫对GLA含量和MsD6DES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第93-95页 |
3.4.4 温度胁迫对微孔草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95-96页 |
3.5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四章 微孔草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及其过程中γ-亚麻酸的调控机制 | 第97-10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97-98页 |
4.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97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4.2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9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5页 |
4.3.1 10% PEG处理对MsD6DE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98页 |
4.3.2 10% PEG处理对微孔草叶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98-101页 |
4.3.3 10% PEG处理下脂肪酸不饱和度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101页 |
4.3.4 10% PEG处理对微孔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4.4 讨论 | 第105-106页 |
4.5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机械损伤对MsD6DES基因表达及其催化产物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 第107-11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108-109页 |
5.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108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108-109页 |
5.2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10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5页 |
5.3.1 机械损伤对MsD6DE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3.2 机械损伤对微孔草叶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5.3.3 机械损伤下脂肪酸不饱和度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112页 |
5.3.4 机械损伤对微孔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5.4 讨论 | 第115-117页 |
5.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γ-亚麻酸在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 第118-126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118-120页 |
6.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118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118-120页 |
6.2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12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120-124页 |
6.3.1 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和MeJA对MsD6DE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6.3.2 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和MeJA对微孔草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3.3 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和MeJA对微孔草内源JA含量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3.4 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和MeJA对微孔草叶片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6.4 讨论 | 第124-125页 |
6.5 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