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刑法视野中的被害人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13-17页 |
一、刑事被害人学中的被害人 | 第13-14页 |
二、刑事程序法中的被害人 | 第14-15页 |
三、刑事实体法中的被害人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之界定 | 第17-23页 |
一、刑事被害人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刑事被害人的范围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过错概述 | 第23-35页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过错的界定 | 第23-27页 |
一、刑事被害人过错的概念 | 第23-25页 |
二、刑事被害人过错的构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过错的分类 | 第27-35页 |
一、以被害人过错违反的规范为标准所作区分 | 第27-28页 |
二、依被害人过错对实施犯罪的影响所作区分 | 第28-29页 |
三、根据过错的性质或程度所作的区分 | 第29-31页 |
四、以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方式、性质和程度的不同为标准所作区分 | 第31页 |
五、以被害人过错影响犯罪人罪刑的层次为标准所作划分——笔者观点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规范根据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学说概览 | 第35-41页 |
一、因果关系理论 | 第35-36页 |
二、责任分担理论 | 第36-37页 |
三、应受谴责性降低理论 | 第37-39页 |
四、自我答责理论 | 第39-40页 |
五、期待可能性降低理论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法益减损理论之提倡 | 第41-47页 |
一、法益减损理论的阐释 | 第41-44页 |
二、法益减损理论的优势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刑事被害人过错的具体化分析 | 第47-57页 |
第一节 总则部分 | 第47-51页 |
一、正当防卫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47-49页 |
二、被害人承诺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分则部分 | 第51-57页 |
一、故意杀人罪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51-52页 |
二、强奸罪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52-53页 |
三、交通肇事罪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53-54页 |
四、嫖宿幼女罪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54-55页 |
五、人质型非法拘禁中的被害人过错 | 第55-57页 |
第五章 被害人过错的立法化构思 | 第57-67页 |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立法现状 | 第57-62页 |
一、国外的立法例 | 第57-59页 |
二、我国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59-62页 |
第二节 被害人过错在我国立法化的建议 | 第62-67页 |
一、思路探讨 | 第62-65页 |
二、具体条文设计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