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宋、元哲学(960~1368年)论文--朱熹(1130~1200年)及考亭学派论文

蔡沈哲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来源及指导思想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5页
        (一)当前学者对于蔡沈《书集传》的训诂研究和义理研究分析第9-11页
        (二)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义理研究第11-15页
第1章 蔡沈生平及其学术思想背景第15-19页
    1.1 蔡沈生平简介第15页
    1.2 蔡沈的学术背景第15-19页
第2章 本根论第19-31页
    2.1 以象数显理第19-24页
        2.1.1 以易显理第20-22页
        2.1.2 以数显理第22-24页
    2.2 数与物、礼的关系第24-25页
        2.2.1 数与人相形第24页
        2.2.2 数与物非二体第24-25页
        2.2.3 数与礼乐秩序第25页
    2.3“理”的本体层意义第25-27页
        2.3.1 理本论第25-27页
        2.3.2 理一分殊第27页
    2.4 理、气、形第27-28页
    2.5 宇宙运化第28-31页
第3章 心、性、情论第31-35页
    3.1 人心至灵,心为身主第31-33页
    3.2 人心动静,性情具焉第33-34页
    3.3 敬与义的修养工夫第34-35页
第4章 认识论第35-40页
    4.1 真知真见第35-37页
    4.2 难知难见第37-38页
    4.3 敬与知的工夫第38-40页
第5章 德刑观第40-46页
    5.1“理”——德刑之本源第41-42页
    5.2“明德”第42-43页
    5.3“谨罚”第43-44页
    5.4“以德用罚”第44-46页
第6章 哲学思想评价第46-54页
    6.1 对程朱理学的影响第46-47页
    6.2 对朱子心性学的影响第47-48页
    6.3 对《尚书》学的影响第48-52页
    6.4 对易学思想的影响第52-53页
    6.5 理论之缺陷第53-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夹套结构内管泄漏声学检测方法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油气初加工装置旋转设备中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