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基于完整发电机组模型非线性协调耗散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第9-10页
    1.2 超临界机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传统控制方法第10页
        1.2.2 先进控制方法第10-12页
    1.3 耗散理论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非线性系统及耗散理论基本概念第15-25页
    2.1 非线性系统基本理论第15-20页
        2.1.1 Lyapunov稳定性理论第16-19页
        2.1.2 输入输出稳定性理论第19-20页
    2.2 耗散理论基础知识第20-24页
        2.2.1 耗散系统及严格耗散系统的定义第20-22页
        2.2.2 耗散系统的分类第22-23页
        2.2.3 耗散系统的稳定性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耗散理论的同步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第25-36页
    3.1 建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非线性模型第25-27页
    3.2 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耗散控制律求解及证明第27-31页
        3.2.1 构造函数G(x,φ)第29-30页
        3.2.2 选择控制律u(x,φ)第30-31页
        3.2.3 求解附加控制律 υ(x,φ)第31页
    3.3 单机无穷大系统耗散控制器设计第31-33页
    3.4 仿真研究第33-35页
        3.4.1 三相短路故障仿真第34页
        3.4.2 抗干扰试验仿真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机-炉-电完整发电单元耗散协调控制第36-54页
    4.1 超临界机组完整数学模型机理建模第36-44页
        4.1.1 炉膛内燃烧与传热过程第38-40页
        4.1.2 蒸汽管道传热过程第40页
        4.1.3 汽轮机做功过程第40-42页
        4.1.4 建立完整发电单元模型第42-44页
    4.2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耗散控制律第44-46页
    4.3 基于发电单元完整模型的耗散控制第46-51页
    4.4 仿真研究第51-53页
        4.4.1 变工况试验第51-52页
        4.4.2 抗干扰性能试验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龙州北部岩溶地区岩石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相关性及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下一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电子竞技用户研究--以英雄联盟用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