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0-24页 |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0-20页 |
|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状况 | 第15-20页 |
| 三、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0页 |
| (二)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1-24页 |
| (一)重点与难点 | 第21页 |
| (二) 创新点 | 第21-24页 |
| 第一章 保守党政府货币政策缺陷 | 第24-36页 |
| 一、政策目标不恰当 | 第25-29页 |
| 二、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不合理 | 第29-30页 |
| (一)责任不明确 | 第29页 |
| (二)缺乏透明度 | 第29-30页 |
| 三、宏观经济表现欠佳 | 第30-36页 |
| (一)通货膨胀水平不稳定 | 第30-31页 |
| (二)就业表现不佳 | 第31-33页 |
| (三)经济增速不稳定 | 第33-36页 |
| 第二章 新工党政府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创新 | 第36-46页 |
| 一、重新界定政策制定和执行责任 | 第36-41页 |
| (一)货币政策委员会 | 第37-39页 |
| (二)金融服务监管局 | 第39-40页 |
| (三)债务管理局 | 第40-41页 |
| 二、改进通货膨胀目标 | 第41-44页 |
| (一)保持清晰、稳定的通胀目标 | 第41-42页 |
| (二)对称的通货膨胀目标 | 第42-44页 |
| 三、提高政策透明度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实践 | 第46-64页 |
| 一、零售物价指数定义的通胀目标和利率调整(1997 年-2003 年) | 第46-52页 |
| 二、通胀目标转向消费价格指数(2003 年-2007 年) | 第52-56页 |
| 三、金融危机中的量化宽松(2008 年-2010 年) | 第56-64页 |
| 第四章 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评价 | 第64-94页 |
| 一、优势互补:宏观经济政策实现有效配合 | 第64-83页 |
| (一) 新的宏观经济框架 | 第64-65页 |
| (二)从审慎到“有目的的审慎” | 第65-71页 |
| (三)为着长期发展而投资 | 第71-76页 |
| (四)回归谨慎和应对金融危机 | 第76-83页 |
| 二、革故鼎新: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的历史定位 | 第83-87页 |
| 三、白璧微瑕:稳定与危机 | 第87-94页 |
| (一)跨越周期稳定增长 | 第87-90页 |
| (二) 应对危机差强人意 | 第90-94页 |
| 结语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