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果蔬实蝇的田间消长与生物防治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引言第14-26页
 1 橘小实蝇文献综述第14-23页
 2 瓜实蝇文献综述第23-24页
 3 南亚实蝇文献综述第24-26页
第一章 漳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的研究第26-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实验材料第26-27页
     ·台风天气对橘小实蝇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第26页
     ·橘小实蝇的消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26页
     ·不同寄主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6页
     ·果园内与果园外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6页
     ·漳州市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台风天气对橘小实蝇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第27页
     ·橘小实蝇的消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27页
     ·不同寄主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7页
     ·果园内与果园外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7-28页
     ·漳州市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28页
   ·数据处理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9页
   ·台风天气对橘小实蝇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第28-32页
     ·台风登陆前后的捕虫量变化第28-30页
     ·下雨对诱捕虫量的影响第30-31页
     ·气温对诱捕虫量的影响第31页
     ·风力大小对诱捕虫量的影响第31-32页
   ·橘小实蝇的消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32-35页
     ·2007-2009年长泰五四农场橘小实蝇种群消长第32-33页
     ·各气象因子对橘小实蝇成虫种群变动影响的相关分析第33-35页
   ·不同寄主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35-36页
     ·五峰农场芭乐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35-36页
     ·五峰农场香蕉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36页
   ·果园内与果园外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36-38页
   ·漳州市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38-3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9-43页
   ·台风天气对橘小实蝇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第39-40页
     ·台风对橘小实蝇活动规律影响的原因第39-40页
     ·引诱剂的选择第40页
   ·橘小实蝇的种群消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40-41页
   ·不同寄主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41页
     ·五峰农场芭乐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41页
     ·五峰农场香蕉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41页
   ·果园内与果园外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41页
   ·漳州市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果园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第41-43页
第二章 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的不育雄虫田间释放的研究第43-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实验材料第43-44页
     ·卵的孵化率与扩散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第43页
     ·释放不育雄虫的效果评价第43-44页
   ·实验方法第44页
     ·卵的孵化率与扩散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第44页
     ·释放不育雄虫的效果评价第44页
   ·数据处理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卵的孵化率与扩散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第44-46页
   ·释放不育雄虫的效果评价第46-4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7-48页
   ·卵的孵化率与扩散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第47页
   ·释放不育雄虫的效果评价第47-48页
第三章 小分子蛋白的田间应用研究第48-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实验材料第48-49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48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48-49页
     ·Prima蛋白与马拉硫磷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49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吡虫啉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1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49-50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50页
     ·Prima蛋白与马拉硫磷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50-51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吡虫啉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51页
   ·数据处理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69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51-57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橘小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51-53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南亚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53-55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瓜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55-57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57-63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橘小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57-60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南亚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60-61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分别混合后对瓜实蝇雌虫和雄虫的诱杀效果第61-63页
     ·实蝇对实蝇蛋白饵剂的行为反应第63页
   ·Prima蛋白与马拉硫磷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63-66页
     ·实验区与对照区点喷前后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对比第63-65页
     ·实验区与对照区虫果率的调查第65-66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吡虫啉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66-69页
     ·实验区与对照区点喷前后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对比第66-68页
     ·实验区与对照区虫果率的调查第68-6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9-71页
   ·Prima蛋白与三种农药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69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三种农药混合后对三种实蝇的诱杀效果第69-70页
   ·Prima蛋白与马拉硫磷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70页
   ·实蝇蛋白饵剂与吡虫啉混合后点喷对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第70页
   ·对应用小分子蛋白诱杀3 种实蝇的方法进行改进第70-71页
第四章 ME 和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田间应用的研究第71-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实验材料第71-72页
     ·棉花诱芯与液面的不同距离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1页
     ·ME 第1代与ME第2代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1页
     ·ME 第1代与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1-72页
     ·3种黏虫胶的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2页
     ·诱捕器的颜色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2页
     ·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的持效期研究第72页
     ·树荫下和阳光直射地方诱捕虫数的比较第72页
   ·实验方法第72-74页
     ·棉花诱芯与液面的不同距离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2页
     ·ME第1代与ME第2代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2-73页
     ·ME 第1代与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3页
     ·3 种黏虫胶的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3页
     ·诱捕器的颜色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3-74页
     ·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的持效期研究第74页
     ·树荫下和阳光直射地方诱捕虫数的比较第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82页
   ·棉花诱芯与液面的不同距离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4-75页
   ·ME第1代与ME第2代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5-76页
   ·ME第1代与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6-77页
   ·3 种黏虫胶的诱捕效果的比较第77-79页
   ·诱捕器的颜色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79-80页
   ·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的持效期研究第80-81页
   ·树荫下和阳光直射地方诱捕虫数的比较第81-8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2-84页
   ·棉花诱芯与液面的不同距离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82-83页
   ·ME第1代与ME第2 代诱捕效果的比较第83页
   ·ME第1代与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对橘小实蝇雄虫诱捕效果的比较第83页
   ·3 种黏虫胶的诱捕效果的比较第83页
   ·诱捕器的颜色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第83页
   ·稳黏瓜果实蝇诱杀液的持效期研究第83页
   ·树荫下和阳光直射地方诱捕虫数的比较第83-84页
第五章 苦瓜田橘小实蝇、南亚实蝇和瓜实蝇种群动态研究第84-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页
   ·实验材料第84页
   ·实验方法第8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4-8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5-86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86页
课题小结与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附录第96-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寄主胁迫下小菜蛾种群适应性及遗传变异的研究
下一篇: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与寄主烟草蛋白间的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