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2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2.1 欺负第11-17页
        1.2.2 自尊第17-20页
        1.2.3 社交焦虑第20-22页
    1.3 问题提出第22-24页
2 研究目的、意义和假设第24-25页
    2.1 研究口的第24页
    2.2 研究的意义第24页
    2.3 研究假设第24-25页
3 研究方法第25-28页
    3.1 被试选取第25页
    3.2 研究量表第25-26页
        3.2.1 被试的人口学问卷第25页
        3.2.2 大学生欺负行为问卷第25-26页
        3.2.3 自尊量表(SES)第26页
        3.2.4 交往焦虑量表(IAS)第26页
    3.3 施测程序与方法第26-27页
    3.4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7-28页
4 研究结果第28-44页
    4.1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特点第28-33页
        4.1.1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总体情况第28页
        4.1.2 性别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上的差异第28-29页
        4.1.3 专业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上的差异第29-30页
        4.1.4 生源地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上的差异第30页
        4.1.5 是否独生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上的差异第30页
        4.1.6 本专科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差异第30-31页
        4.1.7 年级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上的差异第31-33页
    4.2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特点第33-35页
        4.2.1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总体情况第33页
        4.2.2 自尊水平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检验第33页
        4.2.3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专业维度上的差异检验第33-34页
        4.2.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自尊的差异检验第34页
        4.2.5 是否独生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第34页
        4.2.6 本专科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第34页
        4.2.7 年级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第34-35页
    4.3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研究结果第35-37页
        4.3.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况第35页
        4.3.2 男性女性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差异第35-36页
        4.3.3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专业上的差异第36页
        4.3.4 生源地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上的差别第36页
        4.3.5 是否独生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上的差异第36-37页
        4.3.6 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差异第37页
    4.4 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第37-40页
        4.4.1 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和社交焦虑的两两相关分析第37-39页
            4.4.1.1 大学生欺负行为和自尊的pearson相关分析第37-38页
            4.4.1.2 关于自尊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第38页
            4.4.1.3 大学生欺负行为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4.4.2 大学生欺负行为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第39页
        4.4.3 大学生自尊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第39-40页
        4.4.4 大学生自尊对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回归分析第40页
    4.5 自尊在大学生欺负行为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分析第40-44页
5 讨论第44-49页
    5.1 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社交焦虑的现状第44页
    5.2 大学生欺负、自尊、社交焦虑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4-46页
        5.2.1 大学生欺负行为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4-45页
        5.2.2 自尊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5页
        5.2.3 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社交焦虑的差异第45-46页
    5.3 大学生欺负水平、自尊、社交焦虑相关分析特点第46-47页
        5.3.1 大学生欺负与社交焦虑成负相关:第46页
        5.3.2 自尊与大学生欺负行为、被欺负行为成负相关:第46页
        5.3.3 自尊与社交焦虑成负相关:第46-47页
    5.4 自尊在大学生欺负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第47-48页
    5.5 局限性和展望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附录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沧州市薛堂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下一篇: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