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期货交易的理论概述及相关问题的提出 | 第9-19页 |
1.1 期货交易的理论概述 | 第9-12页 |
1.1.1 期货交易的形成与发展 | 第9-10页 |
1.1.2 期货交易的功能 | 第10-11页 |
1.1.3 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 | 第11-12页 |
1.2 非法期货交易的现状及影响 | 第12-15页 |
1.2.1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的缘起 | 第12-13页 |
1.2.2 非法期货交易的表现形式 | 第13-14页 |
1.2.3 非法期货交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14-15页 |
1.3 非法期货交易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 | 第15-19页 |
1.3.1 非法期货交易泛滥的原因 | 第15-16页 |
1.3.2 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模糊不清 | 第16-17页 |
1.3.3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刑法规制存在争议 | 第17页 |
1.3.4 非法期货交易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17-19页 |
第2章 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法律分析 | 第19-25页 |
2.1 现行立法对非法期货交易认定的规定及其不足 | 第19-21页 |
2.1.1 现行立法对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法律规定 | 第19-20页 |
2.1.2 现行立法对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不足 | 第20-21页 |
2.2 非法期货交易认定的域外法借鉴---以美国为例 | 第21-23页 |
2.2.1 美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对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规定 | 第21-23页 |
2.2.2 美国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分析及借鉴 | 第23页 |
2.3 完善我国非法期货交易认定标准的建议 | 第23-25页 |
第3章 非法期货交易刑法规制分析 | 第25-34页 |
3.1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刑法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3.2 适用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分析 | 第26-27页 |
3.2.1 合同诈骗罪的适当性分析 | 第26-27页 |
3.2.2 适用合同诈骗罪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3.3 适用非法经营罪的法律分析 | 第27-29页 |
3.3.1 非法经营罪的适当性分析 | 第27-28页 |
3.3.2 适用非法经营罪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4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独立成罪的分析 | 第29-34页 |
3.4.1 单独设立“非法经营期货罪”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3.4.2 非法期货交易独立成罪的立法建议 | 第31-34页 |
第4章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34-44页 |
4.1 我国非法期货交易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1.1 监管立法建设滞后 | 第34页 |
4.1.2 互联网金融创新使政府监管职责不明确 | 第34-35页 |
4.1.3 对投资者的保护和救济缺乏有效机制 | 第35-36页 |
4.1.4 自律监管受行政干预较大,缺乏自主性 | 第36-37页 |
4.2 非法期货交易监管法律体系的域外借鉴---以美国为例 | 第37-39页 |
4.2.1 美国的监管法律体系 | 第37页 |
4.2.2 政府主导下的多头监管体制 | 第37-38页 |
4.2.3 美国期货违法的法律责任明确 | 第38页 |
4.2.4 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市场 | 第38-39页 |
4.3 完善我国非法期货交易监管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 第39-44页 |
4.3.1 构建系统的监管法律体系 | 第39-40页 |
4.3.2 明确监管主体职责 | 第40-41页 |
4.3.3 强化行业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监管 | 第41页 |
4.3.4 完善非法期货交易的民事责任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第41-42页 |
4.3.5 强化监管的全面性,协调跨市场监管,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市场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