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 第14-19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内涵 | 第14-17页 |
(一) 艰苦奋斗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艰苦奋斗教育及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一) 总结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经验 | 第17页 |
(二) 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实效性 | 第17-18页 |
(三)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9-28页 |
一、恢复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 | 第19-22页 |
(一) 恢复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领导机构 | 第19-20页 |
(二) 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工作力量 | 第20-21页 |
(三) 注重通过劳动及实践锻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 | 第21-22页 |
二、健康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 | 第22-24页 |
(一) 突出艰苦创业教育 | 第22-23页 |
(二) 将艰苦奋斗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 第23-24页 |
(三) 注重发挥学校管理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 | 第24页 |
三、全面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 | 第24-28页 |
(一) 围绕重大事件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 第25页 |
(二)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第25-26页 |
(三) 优化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环境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基本经验及主要不足 | 第28-35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基本经验 | 第28-31页 |
(一) 重视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 第28-29页 |
(二) 重视寓教育于劳动及实践锻炼之中 | 第29页 |
(三) 重视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教育 | 第29-30页 |
(四)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30页 |
(五) 重视校园文化的艰苦奋斗教育功能 | 第30-31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主要不足 | 第31-35页 |
(一) 认识上存在偏差 | 第31-32页 |
(二) 内容的时代性及针对性欠缺 | 第32-33页 |
(三) 途径与方法的拓展创新不够 | 第33页 |
(四) 理论研究薄弱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现实启示 | 第35-48页 |
一、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 | 第35-37页 |
(一) 做好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保证 | 第35-36页 |
(二) 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 第36-37页 |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应该选择科学的内容 | 第37-40页 |
(一) 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要求 | 第38页 |
(二) 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8-40页 |
三、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应该创新教育的方法 | 第40-42页 |
(一) 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40页 |
(二) 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40-42页 |
四、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应该拓展有效的途径 | 第42-45页 |
(一) 增强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 第42-43页 |
(二) 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43-45页 |
五、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应该不断加强理论研究 | 第45-48页 |
(一) 做好艰苦奋斗教育的基础 | 第45-46页 |
(二) 加强艰苦奋斗教育理论研究的要求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