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3.简要评价 | 第15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2.实践意义 | 第16页 |
一、概念界定与日本NPO政策倡议 | 第16-2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1.日本NPO与环保NPO | 第16-17页 |
2.政策倡议 | 第17-18页 |
3.新社会运动 | 第18-19页 |
4.新公共性 | 第19-20页 |
(二)日本NPO政策倡议的合法性 | 第20-22页 |
(三)日本NPO政策参与分析 | 第22-27页 |
1.政策过程的PDCA循环 | 第22-24页 |
2.NPO政策倡议与政策过程PDCA循环 | 第24-27页 |
二、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背景、特点与策略 | 第27-36页 |
(一)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背景 | 第27-30页 |
1.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催生参与意识觉醒 | 第28页 |
2.地方政府改革加速,促进参与主体多元 | 第28-29页 |
3.市民社会深入发展,推动参与权扩大 | 第29页 |
4.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强化参与急迫性 | 第29-30页 |
(二)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特点 | 第30-34页 |
1.专业性 | 第30-31页 |
2.社会性 | 第31-32页 |
3.网络化 | 第32-33页 |
4.政策指向性 | 第33-34页 |
(三)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策略 | 第34-36页 |
1.立法与行政游说策略 | 第34页 |
2.候选人游说策略 | 第34页 |
3.担任政府部门咨询委员 | 第34-35页 |
4.运用大众传播媒体 | 第35页 |
5.举办倡议活动 | 第35页 |
6.出版发行印刷品 | 第35页 |
7.公民不服从 | 第35-36页 |
三、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实践——以“环境文明 21”为例 | 第36-46页 |
(一)“环境文明 21”组织简介 | 第36-37页 |
(二)“环境文明 21”的环境教育立法倡议 | 第37-39页 |
1.社会背景 | 第37页 |
2.政策倡议的观点与目标 | 第37-38页 |
3.倡导过程 | 第38-39页 |
(三)倡议行动的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1.政策体系的开放程度 | 第40页 |
2.媒体市民社会 | 第40-41页 |
3.政策企业家 | 第41页 |
4.倡议联盟 | 第41-42页 |
(四)倡议行动的效果与评价 | 第42-46页 |
1.参与度评价 | 第42-43页 |
2.政策内容评价 | 第43-45页 |
3.改善度评价 | 第45-46页 |
四、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困境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46-58页 |
(一)日本环保NPO政策倡议的困境 | 第46-48页 |
1.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角色弱化 | 第47页 |
2.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变革 | 第47页 |
3.弱势群体赋权的诉求主体回归 | 第47-48页 |
4.政党频繁轮替的公私关系若即若离 | 第48页 |
(二)对中国的启示 | 第48-58页 |
1.正确认知:环保NPO政策倡议的双重效应 | 第49-51页 |
2.适度管控:政府对环保NPO政策倡议的本能反应 | 第51-55页 |
3.积极回应:政府对环保NPO政策倡议的战术调整 | 第55-56页 |
4.自我完善:环保NPO发挥政策倡议功能的积基树本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