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9-11页
    (一)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1. 国内第9-10页
        2. 国外第10-11页
一、清朝死刑复核制度概述第11-16页
    (一) 死刑复核制度的内涵第11-14页
        1. 复核的不同含义第11-13页
        2. 古今对于死刑复核的不同定义第13-14页
    (二) 清朝死刑复核制度产生的思想基础第14-16页
        1. 慎刑恤杀思想第14-15页
        2. 慎刑恤杀思想在清朝时期的体现第15-16页
二、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的具体程序第16-21页
    (一) 判决确定前的复核程序第16-18页
        1. 地方死刑案件的复核第16-18页
        2. 京师死刑案件的复核第18页
    (二) 判决确定后的复核程序第18-21页
        1. 秋审第18-20页
        2. 朝审第20页
        3. 死刑复奏、勾到第20-21页
三、“就地正法”—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的例外第21-23页
    (一) “就地正法”的操作程序及其变化第21-22页
    (二) “就地正法”与清朝死刑复核的关系第22-23页
四、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的特征和借鉴意义第23-26页
    (一) 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的特征第23-24页
        1. 依靠人治第23-24页
        2. 强调“以人为本”第24页
        3.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第24页
    (二) 清朝死刑复核制度对当代死刑复核的借鉴意义第24-26页
        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第24-25页
        2.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设计第25页
        3. 提升程序法地位第25-26页
结语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9页
致谢第29页

论文共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纤维表面多功能涂层的制备及其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炭黑/铝银粉填充导电橡胶的压阻特性研究及传感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