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2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25页 |
2.1 TDOA定位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2.1.1 双曲线 | 第15-16页 |
2.1.2 TDOA技术主要步骤 | 第16-18页 |
2.1.3 时间偏差的估算方法 | 第18-19页 |
2.2 其他估算方法 | 第19-23页 |
2.2.1 卡尔曼滤波 | 第19-21页 |
2.2.2 闭环反馈控制 | 第21-23页 |
2.3 PAGERANK算法简介 | 第23-24页 |
2.3.1 PageRank算法的假设条件 | 第23页 |
2.3.2 PageRank算法的原理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5-31页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第25-26页 |
3.1.1 系统的需求 | 第25页 |
3.1.2 用户角色分析 | 第25-26页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第26-30页 |
3.2.1 主基站选取功能 | 第27页 |
3.2.2 主从基站时间同步功能 | 第27-29页 |
3.2.3 时间偏移估算功能 | 第29-30页 |
3.2.4 定位坐标计算功能 | 第30页 |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系统的设计 | 第31-47页 |
4.1 系统的系统框图 | 第31-32页 |
4.2 功能模块概要设计 | 第32-36页 |
4.2.1 主基站选取模块 | 第32-33页 |
4.2.2 主从基站时间同步模块 | 第33-34页 |
4.2.3 时间偏移估算模块 | 第34-35页 |
4.2.4 定位计算模块 | 第35-36页 |
4.3 TDOA数据通信格式 | 第36-37页 |
4.3.1 时间同步数据格式 | 第36-37页 |
4.3.2 待定位节点TOA数据格式 | 第37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7-40页 |
4.5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0-46页 |
4.5.1 主基站选取模块设计 | 第40-43页 |
4.5.2 主从基站时间同步模块设计 | 第43页 |
4.5.3 时间偏移估算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4.5.4 定位计算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系统的算法 | 第47-57页 |
5.1 改进了估算时间偏差的方法 | 第47-52页 |
5.1.1 线性插值 | 第47-49页 |
5.1.2 卡尔曼滤波 | 第49-51页 |
5.1.3 闭环反馈控制 | 第51-52页 |
5.2 改进了初始化基站影响力的方法 | 第52-56页 |
5.2.1 关于基站影响力的假设 | 第53-54页 |
5.2.2 基站影响力的迭代公式 | 第54-55页 |
5.2.3 初始化基站影响力的方法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系统的实现 | 第57-75页 |
6.1 主基站选取模块的实现 | 第57-64页 |
6.1.1 基站增删子模块的实现 | 第58-59页 |
6.1.2 基站初始化模块的实现 | 第59-61页 |
6.1.3 主基站生成子模块的实现 | 第61-64页 |
6.2 主从基站时间同步模块的实现 | 第64-68页 |
6.3 时间偏移估算模块的实现 | 第68-71页 |
6.3.1 线性插值子模块的实现 | 第68页 |
6.3.2 卡尔曼滤波子模块的实现 | 第68-69页 |
6.3.3 闭环反馈控制子模块的实现 | 第69-71页 |
6.4 定位坐标计算模块的实现 | 第71-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7 系统的测试 | 第75-83页 |
7.1 主基站选取模块的测试 | 第75-76页 |
7.2 主从基站时间同步模块的测试 | 第76页 |
7.3 时间偏移估算模块以及定位坐标计算模块的测试 | 第76-8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8.1 结论 | 第83页 |
8.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A | 第87-8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